

03:55
这!就是霹雳舞,从街头跳到全运会|我的全运会
还记得去年巴黎奥运会上,充满个性与张力的新兴项目霹雳舞吗?
当富有律动节奏的音乐响起,舞台上选手们贴近地面旋转、翻身,轮番表演着摇滚步、单臂旋转等经典动作,与现场观众不断的喝彩声融为一体。

10月31日,广东佛山,霹雳舞爱好者阿树练习舞蹈动作。
起源于街头文化的霹雳舞,最强烈的标签是表达自我,随意自由。在今年的十五运会上,霹雳舞也是正式比赛项目,将产生两块金牌。

10月31日,广东佛山一公园内,霹雳舞爱好者阿嘉正在跳舞。
23年前,20岁的黑仔在广州看了一场街舞比赛,冲着“潮流”和“好玩”,他零起步学习,一直跳到了现在,也结识了一帮热爱舞蹈的朋友。

10月31日,广东佛山,霹雳舞爱好者阿树和雷达在工业园区的一栋楼房天台上练习跳舞。
与大多数运动项目不同,霹雳舞看重的是“二创”,舞者需要根据不同音乐来即兴舞动。“理解不同,跳出来的动作也不一样”。黑仔说,这是一项需要把自己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运动,背后需要的是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次的练习。

霹雳舞爱好者阿树展示他手上长期练舞留下的伤痕。
20多年来,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练习,舞蹈已经陪伴黑仔很久。在他眼里,每当一个动作跳得好的时候,内心快速膨胀分泌的多巴胺,是让他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所在。
2020年,国际奥委会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其中霹雳舞是首次进入奥运会。随之而来的,是外界对这一融合舞蹈与竞技项目的关注度迅速攀升。

工作日的夜晚,爱好霹雳舞的年轻人们聚在一起,交流练舞心得。

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出于对霹雳舞的热爱,在工作日的夜晚,聚在一起练舞。
一项新赛事,给了热爱这项运动的年轻人相互切磋的机会,也为其推广和普及注入新活力,甚至让不少“小孩姐”和“小孩哥”入迷。
对于阿树来说,霹雳舞带给他最多的,是陪伴和勇气。
觉得自己“比较胆小,但又希望获得关注”的阿树,学了霹雳舞之后,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愿意跟别人接触,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他们说的从‘社恐’变成了‘社牛’。”

练完舞后,霹雳舞爱好者阿树和雷达交流跳舞心得。

因霹雳舞结缘的阿树和雷达一起吃午饭。
通过霹雳舞,阿树认识了一帮朋友,每天一块相处,一块旅游,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当你做出一个很厉害的‘招式’,你的朋友也好,陌生人人也好,他们都会给予你掌声、欢呼声,那种感觉是很难得的。”

霹雳舞爱好者雷达做出高难度动作后,一旁的阿树给他加油欢呼。
“孕育在大街上,流行在酒吧间”,原本和专业的比赛不搭边的霹雳舞,如今走向了正规赛事舞台。在广州市街舞协会秘书长李蕾川宁眼中,霹雳舞的普及,也丰富了大众的健身选择,“我们编制了很多像健身操一样的舞蹈,让全民都能‘动’起来,了解霹雳舞。”
无极限、无定式,永远都在挑战突破自己,在热爱它的舞者眼中,这项运动充满魅力。

10月31日,霹雳舞爱好者阿树和雷达在佛山一家工业园区的楼房天台上练习跳舞。
策划:王海军 曾强
统筹:王良珏 谭唯 李细华
编导/摄影:张迪
文字:曹嫒嫒
剪辑:李永智 王良珏
设计:谭唯 潘洁
运营:辜继漫 朱丽颖
校对:吴荆子
审核:曾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