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晨风、张雪峰、蓝战非“三连封”,给网红们敲响警钟

南方评论 2025-09-25 21:01

文 | 青的蜂

近期,“网红圈”有点不太平静:继网红户晨风在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账号被封禁之后,知名高考志愿导师张雪峰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及小红书平台的社交账号出现异常,千万粉丝网红蓝战非抖音、小红书、B站账号主页也显示“该用户被禁止关注”。

三名网红,都是什么人?

户晨风,提出“苹果精英论”。他将手机品牌、学历等与社会地位挂钩,贬低安卓用户和国产货,通过贴“苹果思维”和“安卓思维”的标签,无差别攻击普通人。

张雪峰,多次在直播中使用争议性言论,如曾公开表示新闻专业就业面窄、收入较低,“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

蓝战非,在直播中透露收入潜力及资产状况,自称若全力投入商业化运作,年收入可达九位数,宣扬“不结婚便不破产”“无家庭负担可随意花钱”等观点。

这几名网红的个人账号连续出现问题,虽然原因不明,处罚力度也不同,但结合最近网信部门重点整治“破坏网络生态”的动向来看,这大概率是一次针对网红的集中整治。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如今网络生态的一角。有的利用消费符号制造社会割裂,将商品异化为身份标签,长期煽动对立与歧视;有的把一些复杂的教育选择简化为“就业成败”的二元判断,制造情绪焦虑;有的将“炫富”当作成功的唯一标识,宣扬“拜金主义”,鼓吹“奢靡之风”。事实上,有太多网红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利用极端叙事,将本就存在分歧的观点推向对立的两极,刺激用户参与争论、转发扩散,进而实现流量的指数级增长。

也有人不理解,比如有声音认为张雪峰是“普通家庭的嘴替”,是“穷人孩子的报考救星”。不可否认,张雪峰的一些言论,代表了一类群体的看法,某些话题也有延展思考的空间。但具体在实践层面上,却表现为非黑即白的“暴论”。比如所谓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金融圈要颜值能喝酒”“文科都是服务业”等,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言不合就抬杠”“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这样的表达方式,只会带来过度反应,而绝无温和讨论的可能。

网络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媒介格局,每一个人都可以传递原生态的社会情绪、诉求和意见。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容纳得下多元多样的声音,但绝不该成为负面情绪的“垃圾堆”、极端言论的“角力场”。最近,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挑起网络暴力戾气、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就体现出明确的针对性。

在此背景下,对一些账号的多平台处理,无疑是对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网红的一次严肃惩戒,也为很多网红和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在追求表达个性与传播效果的同时,必须严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共同构筑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