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光影双辉”影视产业对接会在深圳市龙岗区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举行。
46位全国影视行业领军人物、华为等科技企业代表、龙岗区区内影视企业负责人齐聚,共探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光影双辉”龙岗影视产业对接会
对接会上,一系列产业推介和政策介绍,展示了龙岗打造“大湾区影视中心”的硬核实力,更释放了一个信号: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龙岗,正凭借科技、生态与政策的产业支撑,向孵化影视爆款的目标发起冲刺。
◎
全产业链布局
龙岗的底气何在?
细数近年影视爆款,总有一抹“龙岗影子”。
洛克特视效公司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的天劫云特效
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参与了两部《哪吒》系列电影的特效制作;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水下机器人”帮助《蛟龙行动》创水下拍摄400多小时的记录;《新喜剧之王》、《美人鱼2》、《拯救嫌疑人》、《穿越火线》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戏在东部影视城拍摄。
《蛟龙行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水下机器人
在龙岗,可以找到一站式配套,成为剧组的“效率首选”。
“顶配”设施集群——
龙岗已建成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华南首个8K超高清摄影棚)、东部影视拍摄基地(深圳规模最大影视拍摄基地)、注艺影视基地(2024年被授牌“深圳市网络微短剧产业基地”)、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提供特效制作、剪辑、调色、混音等服务)四大核心载体,覆盖从拍摄到后期的全链条服务。
东部影视拍摄基地
据悉,在2月20日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的现场共展示了5个影视基地,龙岗区占3个(粤港澳超高清园区、东部影视城、注艺影视基地);展示企业共25家,龙岗有4家(华为、班度科技、鳍源科技、东正光学);参展单位(园区+企业)数量全市最多。
企业生态圈初显——
全区集聚影视企业超200家,其中规模以上影视企业22家,包括影视制作企业8家、电影放映企业14家。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心
既有华为这样的技术龙头企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云渲染、远程协同制作等云服务技术,也有深圳市云启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锐团队推动人工智能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2024年AI视觉创意大赛后,12家AI视频制作团队落户龙岗,加速了“AI+影视”的化学反应。
政策与资本双护航——
政府层面,龙岗在本次影视产业对接会上推出“十大发展计划”,提高监管审批效率、提升创作拍摄服务、完善产业链配套、打造产业集聚空间、鼓励金融创新和资本投入、批发推流降本增效、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精品创作播出、探索融合创新发展、抱团出海打造品牌,全方位护航影视创作团队发展。
AI视觉创意大赛上启动“AIGC创作者孵化赋能计划”
资本端,上影新视野基金联合本土企业云启数字启动“AIGC创作者孵化赋能计划”,为爆款孵化注入资金与资源。这些创作者将获得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市场推广及版权保护等服务,同时在平台上与其他创作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AIGC技术进步。
◎
三个方面看龙岗的
“爆款孵化路径”
为推动全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产业链布局之外,龙岗还通过三个方面,倍速冲刺“爆款孵化”。
一方面是借力人工智能技术。
华为在龙岗落地的两大平台——“数字影伴”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域协拍”公共服务平台,有望重构影视作品生产流程。
“数字影伴”平台基于AIGC技术建设中心数智媒体制作平台,建立具有龙岗特色的大湾区数字资产库,推动影视制作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全域协拍”平台联动政府系统,对剧组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协拍服务,并通过AIGC智能解决方案赋能数字化应用,满足“全域”“全景”的智能资源调度和管理;并携手华为共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中心,构筑产业生态,以生成式AI、云渲染等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通过梳理龙岗区推出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第二个方面:奋力打造微短剧“湾区中心”的野心。
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
瞄准短视频风口,龙岗对原有影视产业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针对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周转率高、推流成本高等特点,以及审批制度完善、AI新技术应用和文化出海等发展趋势,起草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微短剧协拍体系、产业链配套、公共服务平台等发展关键环节。
目前,已有北京凌云光、深圳尚与文化、深圳巳酉丑文化、乐影传奇文化、摩柏天空广告等影视微短剧及其产业链条企业相继落户龙岗。
第三个方面,则是抱团出海,讲好“中国故事”。
推介会上,广东南方电影工程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文化内容出海”路径。
据悉,龙岗将整合区内微短剧企业的出海需求,共同出资建设APP并获取用户,以龙岗区每年生产的海量微短剧作为支撑,降低企业出海前期投入成本,提高微短剧在海外的收益分成,打造海外龙岗微短剧品牌。
◎
龙岗距离孵化一个爆款影视作品
有多久?
南方+将这个问题抛给了DeepSeek,让他分析预测。
DeepSeek显示,龙岗的爆款孵化路径已清晰:
技术杠杆:AI生成剧本、虚拟拍摄等技术可缩短制作周期;
题材红利:大湾区创业、科技伦理等本土题材具备“出圈”潜力,需吸引头部编剧团队深耕;
生态协同: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需强化IP孵化、衍生品开发等下游环节。
DeepSeek的答案是,龙岗大概率在2年内(2026-2027年)推出首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影视爆款,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降本增效、政策精准扶持、微短剧赛道爆发三者的叠加效应。若头部项目进展顺利,甚至可能提前至2025年底实现突破。
撰文:陈静文
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