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2025广东时装周—春季(第35届)在广州番禺圆满落下帷幕。
9天的日程,82项官方主题活动,300多家企业,500多位设计师,上千个时尚品牌直接参与,共迎来超过5万名的专业观众出席本届时装周,全方位展示了时尚产业的蓬勃创造力。
从品牌大秀、趋势发布到非遗新造、商贸对接,时装周以科技赋能、文化破圈、产业协同为核心,在提振消费信心、推动行业复苏、提升全球时尚话语权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为“时尚湾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首发首秀
多维赋能时尚产业价值提升
作为中国时尚产业重要的“首发首秀首展”平台及湾区时尚风向标,本届广东时装周在文化赋能、设计创新与科技突破的多维叙事中,构建起从创意孵化到消费闭环的完整生态链,全面赋能时尚产业价值提升。
闭幕当晚,中国胡轩凭借一场精彩绝伦的“重塑·时尚”时装秀,展示的最新爆款亿级单品,将经典与现代巧妙融合,面料考究、剪裁精致,尽显品牌对品质与时尚的极致追求,成为全场焦点。
T台之上,传统与未来在针线交织中迸发新声。“金顶奖”设计师李小燕以《归源·觅心》系列将贵州非遗技艺与广东香云纱的流光溢彩解构重组,而SANI、希琳香云纱、霆禧|TINGXI、墨话等品牌则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设计语境,在廓形再造与纹样创新中实现非遗活化的商业转译,让千年技艺在都市霓虹中焕发新生。
秀场之外,“绿绎华韵”纺织非遗工艺与绿色设计推广展通过沉浸式场景联动数十项中国国家级、海外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传统工艺的现代转译;“织爱行动·妈妈的手工课”蜡染非遗体验活动则以“非遗+公益”为纽带,将丹寨蜡染技艺从深山工坊引入都市时尚腹地。
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则在产销两端同步引爆,依托“即秀即买”模式,直播间与T台实时联动,将设计创意实时转化为消费行为。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即时消费生态,不仅颠覆了传统订货会周期,更通过跨境电商的全球资源整合,推动时尚产业向实时化、全域化运营模式演进。
联动破圈
跨界融合激活湾区产业生态
历经23年深耕,广东时装周已跃升为集创意发布、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于一体的枢纽平台,并通过多元跨界持续释放时尚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不断印证“以展促产、以秀兴城”的驱动效应,既为传统时尚产业注入创新动能,也为消费者创造复合型体验,更有效托举了番禺千亿时尚产业的事业蓝图,持续强化广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时尚话语权。
本届广东时装周延续“时尚+”逻辑,通过跨界联动实现科技、珠宝、文创IP、餐饮、汽车、时尚配饰等领域的同频共振。
华为智能终端与汽车碰撞科技美学,财神IP联名款引发年轻人消费热潮,爱餐、酷库与珠宝展示打破业态边界,YHB水钻元素跨界应用展现传统制造业转型成果,多元业态的化学反应催生出强劲市场动能,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在消费终端实现高效转化。
在跨界创新释放的强大动能驱动下,时装周进一步打通商业全链路,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立体化消费矩阵。
线下,从天环购物中心、万达广场到四海城,九大商业体共同演绎消费升级,以“宠妳”主题串联消费季,集结70余个潮流品牌与生活方式IP,推出集中上新、促销、打卡等活动,潮流周末、潮玩市集、时尚快闪等项目策划精彩纷呈。
线上,淘宝天猫开设“云逛广东时装周”专区,200余家品牌借力电商平台实现24小时全球展销,更有直播探店、虚拟试衣等技术重构“人货场”关系,形成线上线下互哺的流量闭环。
时装周亦搭建起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的资源对接平台,既吸引了来自印尼、法国、美国等海外品牌以及素拼SUPINLIFE等外地品牌前来发布需求对接产业链资源,为市场注入多元文化养分,同时也为“沙溪针织”“清远快时尚智造”等集群搭建起产业发展快车道。多方在商贸洽谈、供应链优化、产品创新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为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突破口。
这场全民参与的时尚盛事已突破行业边界,形成现象级文化消费热潮。从专业买手到潮流青年,从产业客商到普通市民,从专业论坛到大众体验,从业态创新到技术应用,多维受众的深度参与使时装周门票成为稀缺资源,场馆内外持续涌动的消费热情,昭示着中国时尚产业蓬勃生长的无限可能。
全链生态
驱动时尚产业向新向强向善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本届广东时装周以稳定输出的产业价值,在趋势引领、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拓展及公益向善等维度持续蓄能,以务实主义路径为行业开辟穿越周期的现实解法。
一方面,时装周通过集聚资源,将分散的设计力量、制造资源、市场渠道与创新技术重新校准咬合,引领行业向新向强。行业大咖及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广东时装周,在动态秀、静态展、专题论坛、设计大赛和创意活动中碰撞思维,由此萌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通过时装周扩至全国,成为新一代迅速汲取成长养分的孵化池。
这种集聚效应也同时推动着广清纺织园、沙溪外贸基地、番禺快时尚基地等地域性模块实现跨域联动,真正释放出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
另一方面,时装周通过搭建服装产业供需对接会、品牌联合展和企业需求发布、订货秀等活动,搭建起ODM订单与智能生产、电商数据与柔性供应、跨境物流与市场洞察的精准匹配通道。
当新锐设计师的创意手稿进入系统,智能选品算法即刻关联番禺的3D打样中心、沙溪的制造工厂,配合跨境服务商的多时区物流方案,快速将设计图稿转化成货架上的商品,以务实高效的商业运作印证“中国速度”。
在商业价值之外,平台以慈善活动重塑行业道德标准。“织爱行动”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创造就业岗位、“童MEET秀”通过艺术疗愈特殊人群,将人文关怀注入产品基因,这些“向善基因”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广泛群体,让时装周的规模效应延伸出普惠价值。
从秀场到卖场,从行业论坛到静态展览,广东时装周上既涌动着先锋艺术与多元文化的碰撞激荡,又暗含着审时度势的商业谋略。
采写: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番宣
摄影:南方+记者 吴伟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