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工作室落地背后,禅城活化公共文化空间更“有戏”

作者 阎锋 2025-04-15 16:01

“佛山禅城祖庙街道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儿时的梦想,有我很多的回忆。我带着这份对粤曲的热爱和初心回到家乡。”梁玉嵘向南方+记者表示。梁玉嵘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粤曲平喉“星腔”第四代传人。

4月15日,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落地祖庙街道。值得注意的是,梁玉嵘艺术工作室选址在禅城区祖庙街道的一处公共配建文化活动站。此次名家工作室的落地,成为禅城区和祖庙街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建设兼具人文高度、审美深度与社会参与广度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空间的又一新尝试。

岭南文化创新中心,佛山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佛山古镇文化展厅等场所即将建成或焕新开放。 南方+ 阎锋 拍摄

岭南文化创新中心,佛山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佛山古镇文化展厅等场所即将建成或焕新开放。 南方+ 阎锋 拍摄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公共文化空间“多点开花”

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仕亨表示,梁玉嵘艺术工作室的成立,既是对其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为祖庙街道搭建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文化桥梁。

祖庙街道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成功活化打造了新华悦读空间、佛山古镇艺术创作中心等一批文化艺术空间,为市民群众带来多彩文化艺术体验的同时,也为佛山古镇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次佛山古镇文化展厅引入梁玉嵘艺术工作室,是祖庙街道在盘活用好公共配建文化活动站的基础上,建设兼具人文高度、审美深度与社会参与广度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空间的新尝试。

禅城区通过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源,将文化传承嵌入城市发展肌理,既留住乡愁,又激活经济。 南方+ 阎锋 拍摄

禅城区通过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源,将文化传承嵌入城市发展肌理,既留住乡愁,又激活经济。  南方+ 阎锋 拍摄

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落地佛山古镇的背后,近年来,禅城区按照出台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工作指引》,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提高公共文化管理的效率。

目前,禅城区已完成“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张槎街道儿童活动中心、佛山古镇新华悦读空间、佛山古镇艺术创作中心等多家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新型文化空间试点,有效融合了政府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源,既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社会力量的资源、专业和人才优势,极大地激发起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禅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此次梁玉嵘工作室的顺利落地,可谓是禅城区通过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源,将文化传承嵌入城市发展肌理,既留住乡愁,又激活经济的又一尝试。

祖庙先行先试抛出“橄榄枝”

更多文化场所即将上新

祖庙街道主动链接大师级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名家效应激活艺术传承,创新活化文化用房,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优秀示范。在禅城区的指导下,区街联动积极开展公共配建文化活动站活化利用,祖庙街道先行先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整合辖区可用的公共配建文化活动站资源,以招商推介会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力量抛出“橄榄枝”,诚邀运营商进驻运营。

岭南文化创新中心,佛山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佛山古镇文化展厅等场所即将建成或焕新开放。 南方+ 阎锋 拍摄

岭南文化创新中心,佛山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佛山古镇文化展厅等场所即将建成或焕新开放。 南方+ 阎锋 拍摄

去年,祖庙街道成功打造了集图书馆、非遗客厅、书店、慢阅读为一体的全国首家古镇里的新华悦读空间,汇聚了一批本地艺术界的领军人物、街道与各界艺术协会共同打造的集研究、创作、展览、文化交流与市民共享相统一的佛山古镇艺术创作中心。

祖庙街道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岭南文化创新中心,佛山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佛山古镇文化展厅等场所即将建成或焕新开放,多元文化艺术将在公共配建文化空间中“开花结果”,城市文化格调氛围将更加浓厚,有效激活公共配套设施的社会效益,持续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编辑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