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十亿元级农业产业集群!湛江9+21获省重点培养

湛江发布 2025-04-19 17:04

近日

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制定

《关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

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

在全省重点培育一批

千亿、百亿与十亿元级的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其中《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培育的

20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中

9个产业集群涉及湛江

分别为甘薯、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茶叶

生蚝、金鲳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产业集群

(滑动查看)

这些产业因何受青睐?

跟着发布君一起

了解这些产业的发展状况吧~

甘薯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

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

“粤字号”农业品牌2个

……

这些,都是湛江甘薯的荣誉

近年来,遂溪、雷州等地依托特有的火山土壤、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冬种春收错峰上市的模式以及特色品种的打造,让甘薯产业从全国甘薯中杀出重围,遂溪“火山红薯”高端烤薯品种和雷州“杨家蜜薯”走进各大高端商超,成为人们的舌上尖货。

以遂溪为例,202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40多万亩,年产量约100万吨,直接产值超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薯”“振兴薯”,遂溪甘薯产业成功入选“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遂溪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地。

荔枝龙眼

湛江是全省最早上市的荔枝产区,常年种植荔枝39万亩左右,涵盖妃子笑、桂味、鸡嘴、白糖罂、仙进奉、黑叶等多个品种,分布在廉江、遂溪、雷州、徐闻等各个县市区。

遂溪“仙品荔”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

近年来,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荔枝销售工作,集聚资源优势,加强数字化营销,有节奏有重点推进各县区荔枝营销,推动“湛江美荔”火热出圈。

香蕉

湛江是我国重要的香蕉产区

种植面积广、产量高

徐闻香蕉。

近年来,湛江香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抗风险能力,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采用防风桩加固以及政府推行的香蕉保险。

此外,湛江香蕉凭借6-8月的错峰上市优势填补市场空白,并发展电商销售和深加工,部分企业还引入国际分拣技术拓展海外市场。

菠萝

广东菠萝主要产区中

最为出名的是湛江徐闻“菠萝的海”

作为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区

历经近百年发展

已经形成了近35万亩的菠萝种植带

徐闻菠萝丰收。

近年来,徐闻县积极对接科研院所、高校,带领一批合作社相继突破了菠萝育苗、催化等多项种植技术,持续引种台农4号手撕凤梨、台农17号金钻凤梨等多个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稳定菠萝鲜果品质。

茶叶

作为广东茶叶主产区之一的湛江

产茶历史距今已超过200年

主要产区分布在廉江、徐闻等地

连片茶田,满眼皆绿。杨川 摄

近年来,湛江茶产业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如茗皇茶业打造茶旅融合园,广垦雄鸥茶园结合“菠萝的海”发展茶旅经济,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湛江人饮茶文化浓厚,早茶习俗和冷水泡茶法独具地方特色,茶产业已成为湛江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生蚝

湛江生蚝

于201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其中坡头区官渡镇的“官渡蚝”

更是以其肉质洁白、鲜嫩肥美著称

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个头肥硕的官渡生蚝。

湛江大力推动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广福1号”红蚝和“前沿2号”三倍体生蚝等新品种,拓展深远海养殖,并规划建设生蚝种业繁育基地,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生蚝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生蚝产业新高地。

金鲳鱼

湛江被誉为“中国金鲳鱼之都”

随着广东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湛江金鲳鱼也游出产业发展新天地

成为湛江水产重要产业之一

带动了种苗、饲料、养殖装备

加工与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年产值超100亿元

金鲳鱼养殖。

在品牌建设方面,湛江培育创建的雷州金鲳鱼、遂溪金鲳鱼、徐闻金鲳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湛江双湖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鲳鱼等2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

罗非鱼

只需二十分钟加热

一盘烤罗非鱼便香气腾腾出炉

随着食品加工工程技术、

锁鲜技术和冷链技术的发展

湛江罗非鱼实现水产品

从厨房食材到预制菜品的转变

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

湛江罗非鱼。

同时,湛江还探索海水养殖罗非鱼,虽然成本较高,但因肉鲜嫩、口感更佳而售价翻倍,仍具市场潜力。

南美白对虾

全国每5只南美白对虾中

就有3只来自湛江

凭借几十年的积淀

湛江形成

“苗种—养殖—加工—贸易—配套服务”

全产业链闭环

对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占据湛江水产业的半壁江山

南美白对虾。郭龙碧 摄

在种苗自主创新上,2011年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联合中山大学成功选育出国内首个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种虾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在养殖技术上,湛江从传统粗放模式升级为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如温棚反季节养殖、高位池工厂化养殖等,使亩产从最初的300公斤提升至普遍3000多公斤,部分养殖场单造亩产可达上万斤。

此外

《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培育的

203个十亿元级产业集群中

21个涉及湛江

(滑动查看)

你最看好哪个产业?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

湛江发布编辑部

整理/编辑:傅晓冰 钟茵

图片:来源网络(除署名外)

校对:胡柔群

审核:刘稳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