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肇庆广宁的“网红鸡”火了。
广东省博物馆藏珍品“广宁玉雕鸡”。
广东省博物馆藏珍品“广宁玉雕鸡”。
广东省博物馆,用广宁玉雕琢而成的“白切鸡”,看起来皮脆肉滑,让老广们都食指大动。最近,该馆还推出了缩小版的树脂白切鸡、还有各种味道的鸡型香薰蜡烛,还有棒棒糖、冰箱贴等。
“广宁玉雕鸡”摆件。
“广宁玉雕鸡”摆件。
一直以来,肇庆都是玉石雕刻文化艺术的富矿,广宁玉是制作印章石及工艺美术品的“中国五大名石”之一,四会市素有“中国玉器之乡”的美誉。如今,肇庆玉器行业如何传承创新,才能接得住这“泼天流量”?
从原石产地到艺术高地
广宁玉,又称广绿玉、广东绿、广绿石,产于肇庆市广宁县清桂、木格镇交界的五指山地区,明末清初已是有名的贡品。
大多数广宁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绢云母、石英,并含有少量磷灰石、金红石等,其中有一类黑色的广宁玉是以绿泥石为主要矿物。其早先用于制作印章,因其温润易刻、色彩瑰丽,深得文人雅士钟爱。
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广宁县志》(卷三疆域山川目·云朝山)记载:“云朝山,在县西一百余里,高百余丈,其山石色备五采,温润而栗,商人贩卖雕作篆首。”经考证,云朝山正是如今广宁县清桂与木格镇接壤的五指山脉一带。这段话描述了广宁玉产地、色彩、质量、用途等信息,可见在当时已经形成“开采-加工-商贸”的产业形态。
虽然广宁玉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宁玉都是用来雕刻印章,缺乏艺术性,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广宁玉雕从业者。
广宁玉雕从业者。
改革开放后,广宁玉才迎来了发展机遇。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帮扶下,广宁县第一家国营玉雕厂成立,1981年,欧阳良矩担任广宁县玉雕厂厂长,广绿玉才开始脱胎换骨,逐渐变成集艺术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该厂培养了几百名玉雕工艺技术人员,为玉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欧阳良矩带领团队根据广宁玉的石材品质精心构图,因材施艺,不仅雕刻传统的山水花鸟等作品,还将广宁的竹乡、客家民居等独具特色的景物雕刻在玉上,真正将广宁玉艺术品打入艺术市场,粤港澳等地的顾客纷至沓来。
2007年前后,广宁玉器产业迎来了高峰期,广绿玉步行街落成,行业协会、商会纷纷成立,地方标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出台。从事广宁玉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工作室多达100来家,行业呈集中化、产业化发展。
创作更新颖、产品更适销、价格更亲民
近年来,广宁玉器行业受到市场影响,发展有所减缓。
“广宁玉器店铺和从业人员均有减少,但是仍有不少玉雕追求者执着地坚持着。”30多年来,省级非遗(广宁玉雕)传承人黄学鸿潜心研究和创新广宁玉雕,他精通玉雕的浅雕、深雕、浮雕、圆雕、镂雕等各种技法,创作出多件玉器精品,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
《珠光宝气》黄学鸿。
《珠光宝气》黄学鸿。
黄学鸿认为,作为一名玉器雕刻者,要学会“因色取巧,因材施艺”。如他的作品《珠光宝气》灵感来源于一次下班回家,顺手拿起桌上的匙包,此时窗外的光照在匙包上,皮的质感马上显露出来,正与手上戴的玉珠链相映成趣。该作品成功夺下“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的金奖。
“广宁玉器产业发展必须融合文化内涵。”当前,年近60岁的黄学鸿拿起手机、做起直播,在不同平台推广广宁玉文化和雕刻技艺,希望年轻人也可以看懂广宁玉、爱上广宁玉。
董健章以印章的形式,结合摆件的雕刻手法,在大形印章的上部雕刻出了万里长城。
董健章以印章的形式,结合摆件的雕刻手法,在大形印章的上部雕刻出了万里长城。
同样是广宁玉雕非遗传承人,董健章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经过市场的沉淀,广宁玉雕才能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让创作更新颖、产品更适销、价格更亲民。”当前,他正不断尝试将新的元素和理念融入到广宁玉雕中,如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设计出了既符合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感的玉雕作品,还尝试将广宁玉雕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如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玉雕作品。
董健章认为,首先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结合现代审美和流行趋势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创产品,还要注重提升广绿玉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可通过参加各种展览、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广宁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造文创产品,打响文化品牌
“玉器国风盲盒,等你来抽!”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四会玉器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备受嘉宾与客商青睐。
四会“会小玉”玉石文创产品。
四会“会小玉”玉石文创产品。
“通过四会玉器潮玩和盲盒形式结合,打造‘会小玉’品牌,进一步推广四会玉文化。”四会瑜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建文介绍,公司创意团队推出十款玉石文创礼盒,切合商务、情侣、亲友、节日等多种送礼场景,首推肇庆有礼系列礼盒,把玉石和肇庆农产品结合,打造农文旅概念特色礼盒。如通过四会兰花制作成干花的手艺推出蝶恋花香囊,结合四会皇帝柑农产品推出主题为“柑玉满堂”的玉石文创礼盒等。据悉,“会小玉”的5款产品已作为肇庆代表性文创产品入选文博会100件官方礼品。
四会“会小玉”玉石文创产品。
四会“会小玉”玉石文创产品。
纵观四会玉器产业发展历程,开放包容、勇于创新是该产业的肌理。四会在玉器产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总是走在最前列,始终拥抱变化。
2015年以来,四会玉器人抓住网络直播风口,痛饮“头啖汤”,开创了“互联网+拍卖+直播”新销售模式,已吸引了6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电商从业人员到四会就业创业。如今,四会积极推动“玉器+文旅”发展,高规格建设玉器文化特色小镇,将其打造成为“岭南翡翠城 文旅禅意镇”“国家级玉器产业经济高地、广东省产城融合示范基地、大湾区玉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会玉器卖场购销两旺。
四会玉器卖场购销两旺。
“四会将珍惜和培育好玉器行业这个‘幸福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玉器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千亿级玉器产业集群。”四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坚持深耕玉器品牌,推动产文旅深度融合,将四会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链条最全、配套最好、服务最优的玉器之都。
南方+记者 施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