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西藏学子在顺德许下同一个愿望

作者 张艳青 2024-11-04 17:44

“每次在周末的时候,看到学长学姐被‘顺爸顺妈’接走,都很羡慕”“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顺爸顺妈’”……今年9月,46名西藏学子跨越数千公里,来到顺德区勒流街道江义中学,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来到顺德两月有余,这群初一的“高原雏鹰”,渴望着能更快速融入本地生活,许下了同一个愿望:“我想在顺德有个家。”

勒流江义中学第八届西藏班“我在顺德有个家”亲情结对招募活动进行中。

勒流江义中学第八届西藏班“我在顺德有个家”亲情结对招募活动进行中。

“顺爸顺妈”

高原雏鹰需要你们

步入江义中学224班,老师正和46名西藏学子分享着顺德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还教授他们说粤语。只见西藏学子们逐字逐句练习,不一会儿,一句“嚟顺德,一定得!”就地道而整齐地从他们的口中发出。

据悉,江义中学224班是该校第八届西藏班,班级共有4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5人,均是从西藏远赴千里来到顺德求学的孩子。

来到顺德已经超过两个月时间,西藏学子们正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适应新环境,爱上脚下的这篇土地。

“因为我的家乡在林芝,我比较喜欢吃甜一点或者咸一点、辣一点的食物,来到广东顺德,我想吃顺德的双皮奶,还有烧鹅。” 江义中学西藏班学子阿旺珠杰说道。

“每次到了周末,都能看到学姐学长被‘顺爸顺妈’接走,我也很羡慕,想在顺德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江义中学西藏班学子才旺拉姆表示,自己渴望能在顺德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图为勒流江义中学为第七届西藏班学生展开亲情结对。

图为勒流江义中学为第七届西藏班学生展开亲情结对。

为了让这群西藏班学子更有归属感,近日,江义中学面向顺德区家庭公开招募,启动了第八届西藏班“我在顺德有个家”亲情结对活动,以帮助这群“高原雏鹰”找到专属的“顺爸顺妈”。

此次招募活动罗列出了“顺爸顺妈”需要履行的结对义务,包含了生活、活动、思想等方面,既要从生活上关心结对学生,定期与结对学生进行交流,也要在学校组织结对主题活动、重大节假日期间,接学生回家(不过夜),同时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状态,能经常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培养孩子健康心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还要能主动参加学生组织的校内外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此次招募接受线上微信报名及现场报名,具体报名方式请关注“勒流江义中学”微信公众号。

西藏班开办7年培养毕业生197人

家校社协同守护“格桑花”开

据了解,江义中学自2017年9月起承办内地西藏班,目前在校西藏初中班为3个,学生来自西藏自治区七个地市、地区,共有学生125人,其中,初一新生46人。另有教育教学管理人员33人。

开办西藏班7年以来,江义中学培养了毕业学生197人,所有学生均考入知名内地高中班(校)就读,班级教学质量居全国内地西藏初中班(校)前三。

西藏班学生与“顺爸顺妈”同行。

西藏班学生与“顺爸顺妈”同行。

为抚慰西藏班学生的思乡思亲之情,避免学生因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差异导致不适应,同时满足社会与市民的需求,江义中学自2017年起就开展了“我在顺德有个家”亲情结对活动。

该活动得到了顺德区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让西藏班的孩子在顺德有了温暖的家,有了自己的“顺爸顺妈”。数据显示,该活动累计为272个孩子找到了大德、大爱、大美的结对家庭,让这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在顺德拥有了温馨的家。

七年间,“顺爸顺妈”和西藏班的老师们,携手共进,时刻关注西藏孩子们的成长需求,探索出了新型的“家校社”协作育人模式,共同助力“高原雏鹰”的全面发展,为西藏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江义中学西藏班的老师践行“365幸福陪伴”理念,给予了西藏孩子们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微不至的关爱。包括手把手教孩子们洗衣服,传统节日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煮汤圆,陪伴生病孩子就医吃药,用心诠释“陪伴教育”。

“顺爸顺妈”,这群西藏孩子正在等待着你!

撰文:张艳青

江义中学供图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