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清远市中医院临床药学科”:守护患者用药安全的坚实防线

作者 陈之瑜 2024-12-23 17:53

在清远市中医院,有这样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专业人士,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而是默默守护着患者用药安全的“守门人”——药师。

作为保障临床诊疗的三驾马车之一,清远市中医院临床药学科的药师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他们致力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不论是治疗或预防在药物的选择上以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为原则。他们默默无闻守护,做好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使患者最大获益。

服务全面覆盖,保障用药安全

药师的核心价值在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一直以来,清远市中医院的药师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开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

“药师像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核心工作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清远市中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向超说,临床药师以专科病房及药学门诊为主要工作场所,日常工作包括开展药学查房、药学会诊、用药宣教等。

目前,清远市中医院临床药学科服务主要涵盖了ICU、心病科、肿瘤科、肺病科、肾内科、儿科、脊柱外科、脑病科等8个临床科室。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市中医院于2019年4月开设了清远市首家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药学门诊。药师们每日坐诊,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开展中药饮片、院内制剂、膏方特色业务的咨询及合理使用等服务。面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用药疑问,药学门诊免费推行“一对一”精准用药科普,答疑解惑。药师赋能,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用药依从性。

2023年,科室参与全院疑难病例讨论近60次,开展药学会诊近500次,药学门诊服务800余人次。药师们凭借丰富的药学知识和职业担当,协助临床医师设计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ADR),进行合理用药分析评价等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科室还深入到社区、校园开展合理用药宣教,开设节气药膳/药师说药等多个药学科普栏目,为市民普及合理用药及中医药科普知识。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不仅依赖于药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药学工作是切入‘点’,信息化建设就是‘面’,信息化能为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向超介绍,近年来,清远市中医院正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合理用药系统”“药师工作站”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改进,药学工作“由点到面”,使得药学服务更加广泛、深入、精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规范了医疗行为,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向超提到,接下来,还会加大信息化建设,准备构建“药学监护”系统,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工作效率,持续加强对临床用药指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特色鲜明,传承中医药文化

清远市中医院临床药学科成立于2012年1月,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技术团队现有主任药师3名,副主任药师10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其中6名药师取得了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培训合格证书。近五年来,科室团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广东省中医药局、清远市科学技术局等课题20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1本,并获国家专利5项。

“药师还是研发膏方、制剂的主力。”向超介绍,为满足防病治病需要,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临床药学团队积极挖掘整理古方正药、经方、验方,传承发展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拓展个体化用药加工服务。

目前,专科开展有中药/鲜药制剂研发、中药制剂生产、岭南中药炮制加工及中药代煎配送等服务项目,不断为清远市中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增添内涵。

近年来,清远市中医院“广东省鲜药民族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购置了高效液相色谱机、高效制丸机、喷雾干燥机等设备,为医院制剂研发注入强大动力,为临床药学科研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2019年,专科在医院的支持下创建临方炮制室,开展多种鲜药饮片加工服务、多种岭南特色炮制品种,以及袋泡茶、药艾条、药枕、香囊等中药特色项目,让中药炮制理论实践于临床,服务于临床。2021年,专科在医院的领导下对制剂室进行扩建。2022年,清远市中医院投入制剂膏方室的改造,大大提高了医院制剂的产能。2022年,医院对煎药室进行场地扩建,同时引进了一批新的较大型设备,扩建后住院中药饮片调剂室、煎药室,专科煎煮中药服务能力及代煎质量稳步提升。

目前,除中药制剂外,专科有膏方代加工、合剂代加工、胶囊剂代加工、软膏剂代加工、鲜药代加工、散剂代加工(含袋泡茶、药枕、香囊)、其他代加工(含洗剂)等多项中药特色技术加工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满足中医医院中药特色临床治疗需要。

撰文:陈之瑜 通讯员 胡艳华 成谕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