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龙门县龙潭镇大坑村:腊鸭“飘香”,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路

惠州农业农村 2024-12-26 16:05

在惠州市龙门县龙潭镇大坑村,家家户户都有着制作腊鸭的传统。每年冬至前后,村民们便开始为这道美食忙碌起来。

12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龙潭镇大坑村,放眼望去,一排排金黄色的腊鸭整齐地悬挂在竹竿上,在冬日的暖阳下微微泛着油光,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散发出醇香。

村民廖留英告诉记者,她制作腊鸭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现在村里的腊鸭产业搞得越来越红火,大家的收入也逐年提高,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大坑村村民 廖留英:

我今年已经腊了150个鸭子,大概能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我们都是选用青头鸭来制作的,鸭子大概饲养150天左右,都是从小喂养五谷杂粮长大的。我们一般冬至前开始制作,天气好就大概晾晒20天左右,如果天气不好就需要久一点的时间。

好山好水育好鸭。大坑村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为鸭子的生长和腊鸭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腊鸭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近年来,龙潭镇大坑村聚力打造腊鸭“一村一品”产业,组织全村50多户村民养鸭和制作腊鸭,并与村民签订购销协议,提供养殖及腊鸭制作技术指导。与此同时,通过驻镇帮扶队伍多渠道拓宽销售渠道,使得腊鸭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今年村里还开设了一个腊鸭加工厂,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腊鸭的质量和数量。

龙潭镇大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罗树财:

我们大坑村的腊鸭历史悠久,产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今年全村腊鸭总产量预计有2000个左右,我们村委和村民签订协议的大概有1500个左右。通过向村民回收腊鸭,再经过我们加工、包装、运输等,村委集体统一销售价格是258元(一只)。由于我们大坑村腊鸭比较出名,每年很多老客户都会自行前来采购,加上镇府和帮扶单位极力去推销,包括朋友圈等都会发动去宣传。今年我们建设了一个标准化的腊鸭加工厂,有冷库、烘炉等设备,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有保障。

如今,大坑村这一传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下来,龙潭镇大坑村将继续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持续聚力“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打响大坑村腊鸭品牌,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来源: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