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农文旅,大学生助力肇庆包公文化焕新机

作者 卢舒曼 2025-01-23 17:37

近日,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布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及典型案例的通知》中,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包‘振’肇村”实践团在上万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600个典型案例之一。

“包‘振’肇村”实践团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翼,深入挖掘肇庆文化内涵,助力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使包公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感悟包公精神,筑牢思想根基。“包‘振’肇村”实践团的足迹遍布包公文化园、砚洲岛及博物馆等地。在包公文化园,团队成员深入阐述包公的执政理念,探寻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弘扬之道;在砚洲岛,他们赏自然风光、探文化融合,挖掘肇庆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等地,他们汲取文化精髓,为后续的拍摄与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包公数字文创,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设计的包公形象IP及衍生品,巧妙融合了肇庆特色元素,“萌”包公形象跃然纸上,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他们设计了海报、抱枕、手机壳、明信片等衍生品,让包公文化切实融入日常生活,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此外,团队还精心策划拍摄“包公与肇庆的小剧场”,并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生动展现文化关联,助力乡村振兴。

高铭 供图

高铭 供图

传承包公文化,坚守初心不变。从2023年第十七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省级三等奖,到2024年1月,该团队凭借对前期成果的深度衔接与拓展,成功获得共青团广东省委“攀登计划”项目立项。在组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时,该团队与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的馆校合作项目“包‘振’肇村——数字技术赋能肇庆乡村新活力”获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馆校合作省级示范项目。

“包‘振’肇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师生于实践中茁壮成长,深刻领悟包公文化与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立志持续创新探索。未来,团队将运用更多新颖方式,增进大众对肇庆包公文化及农文旅融合的了解与向往,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活力。

撰文:卢舒曼 高铭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