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入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
就看到一道景观天桥如同长龙一样
贯通东西两侧服务区
西区服务楼形似刚刚剥壳的荔枝一般引人注目
兼具荔枝果实的质感与现代建筑科技感
配上服务楼旁岭南风韵商业街
和诗情画意的瀑布流水
有种古风和现代科技的融合美感
经过实地探访,记者了解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力争在五一前投入运营。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柏桥服务区创新探索“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高速服务区从传统“歇脚地”升级为全域旅游“打卡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荔枝元素贯穿整个柏桥服务区
作为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高速公路服务区,柏桥服务区四周万亩荔林环绕,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建筑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岭南风韵,楼宇、景观、人文相得益彰,将成为荔乡的又一打卡点。
当漫步在服务区,可以发现荔枝元素的建筑贯穿了整个服务区。蔚为壮观的景观天桥全长约660米,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以“荔枝枝蔓”为设计意象,桥身如枝蔓蜿蜒,串联东西两个服务区,是全省首座连通两侧服务区的人行天桥。
景观天桥的外幕墙饰采用荔枝纹肌理,菱形网格如展翅腾飞,寓意“百千万工程”托起乡村振兴梦。天桥沿途设置乡村振兴大舞台、骑行车道、城市展示橱窗等互动休闲点,顺着柏桥村的乡村彩虹绿道,就可以实现骑自行车跨越东西两侧服务区,一边眺望周边果园绿丘,一边欣赏“一步一景”的活力长廊。景观天桥不仅悬跨高速,还“牵起”国家4A级景点大唐荔乡,“搂住”千年古荔园,实现了服务区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联通。
作为服务区内引人瞩目的西区服务楼,更是将荔枝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西区服务楼以‘破壳荔果’为造型灵感,是建筑最大亮点。”保利长大工程项目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王立滔介绍,晶莹剔透的玻璃穹顶兼具荔枝果实的质感与现代建筑科技感,钢网架结构由276个球体、800余根杆件精密拼装而成,施工团队创新应用“短线施工法”,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服务楼那形似“剥壳荔枝”的穹顶,则采用直径24米的曲面弯弧超白玻璃,透光率达90%以上,兼具隔热、抗冲击性能,内置智能温控系统,让游客四季尽享通透舒适的休憩空间。“我们将服务楼的外表灯带藏了起来,只有亮灯的时候才看得到,白天是很难发现的。”王立滔告诉记者,当夜晚降临,服务楼亮起夜景灯光,会发现这一颗“荔枝”更加形象,在夜空中显得光彩夺目。
服务区将荔枝文化和地方特色
融入每一个细节
努力做到服务区外观、功能与周边环境的
完美融合
发挥好服务区窗口和门户作用
带动周边镇村高质量发展
产业联动与多元体验汇集服务区
作为展示茂名荔枝产业与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服务区通过景观天桥和ETC出入口设计,无缝连接周边景区,按照“柏桥荔博园”大景区的思路谋划,柏桥服务区与周边景点整体联动,高标准打造为集“交农文旅商”于一体的荔枝文化展示厅、会客厅、体验场,以点上突破助力“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
东侧服务区以地方特色为核心,设置研学课堂、高凉名小吃、茂名特产旗舰店“茂名有礼”,集中展销“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产品并融入非遗文化展示。
西侧服务区则侧重文化体验与现代商业,包括沉香体验馆、非遗集市、天河城未来城,以及咖啡厅、城市展厅等现代消费场景。
服务区将茂名荔枝、非遗文化、科技产品引入商业空间。岭南园林风格的裙楼集餐饮、文创于一体,连廊亭阁与瀑布流水相映成趣;服务楼内特设茂名特产展销窗口,让“过路客”变成“消费客”。
景区联动,开放式服务区亮点纷呈
柏桥服务区是广东首个实现人、车开放的高速服务区,设置与周边核心区域相连通的ETC车道。
在景区联动方面,游客可通过服务区进入中国荔枝博览馆、贵妃广场等景点,形成“服务区——景区”一体化旅游动线,预计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服务区创新打破传统边界,通过ETC车道、碧道系统“无缝”对接周边村庄与景区,实现景点串珠成链,打造“柏桥荔博园”大景区,让流量变成“留量”,实现“引流入区”“引客入茂”,整合区域文旅资源。
服务区化身经济引擎,带动地方消费经济。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服务区通过联动荔枝采摘体验等,直接带动根子镇、分界镇等荔枝主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柏桥服务区亮点纷呈
美景、水果、非遗、科技……
多元素融合令人心潮澎湃
不仅链接了“柏桥荔博园”大景区
还串联起茂名地方特色
让荔枝文化在服务区内外熠熠生辉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晖晖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乾
海报/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钟镇聪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朱昭君 实习生 林文夏
初审:柯柱基
审核:何康源
来源:茂名发布综合茂名晚报、茂名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