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实施“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点线面出新出彩

作者 黄敏立 2025-04-29 19:44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为了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现“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标志性成果,近日,河源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河源市“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在全市全力打造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下称“示范带”),并于日前同步开展“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通过系统化培育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千名创客,吸引各类人才投身示范带建设,推动示范带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的良好局面。

12条示范带总长度252公里、覆盖受益人口60.9万人

据介绍,“十带”即在全市选取基础好、特色足、人口多的12条示范带重点打造(每个县2条,每个区1条),共涉及21个乡镇、107个村(圩镇),包含典型镇20个(含第三批拟培育),典型村95个。总长度252公里、覆盖收益人口60.9万人,共谋划228个项目、总投资额29.15亿元。

“百坊”即在示范带中策划布局超过一百个“创客工坊”,包括但不限于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农耕文化传承、智慧休闲农业、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与推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现代乡村服务业等。

“千创客”是围绕示范带“百坊”产业项目,开展千名创客培育,并举办创客大赛,选出一批创客落户运营示范带产业项目。通过“十带”串联起典型镇村、特色产业、标志景观、服务平台等关键节点;通过“百坊”由表及里,丰富示范带产业内涵;通过“千创客”注入乡村产业运营的火热业态,真正形成“点上出品、线上出彩、面上出新”连线成片示范带动的良好局面。

12条示范带分别由县(区)党政主官各抓一条,确保力量、保障、成效三到位。目前,12条示范带均已拿出了初步规划设计成果,预计6月份完成6条(每个县区先集中力量干成一条),9月全面完成。

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群体,形成“万千创客汇河源”良好局面

《方案》提出,结合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围绕创客空间、创客政策、创客生态、创客招引等方面,同步开展“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培育行动以“训、赛、进”作为三大抓手。“训”即开展创客培训活动,培育一批创业人才;“赛”即举办创客大赛筛选出一批优质创业项目;“进”即指导、孵化创客,推动创客项目落户进驻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行动锚定“训、赛、进”三大抓手,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专项培育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新业态管理、数字化营销、内容运营等综合经营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群体,形成“万千创客汇河源”的良好局面。

据悉,培育行动将基于示范带创客培育平台,挖掘人才和项目资源,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帮助创客了解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及规划概况,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推出一批具有河源特色且与示范带相契合的创业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成功率,同时为创客大赛储备优质项目和人才。

此外,在创客大赛中,将充分利用创客培育平台和培训活动的成果,通过比赛形式筛选出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进一步激发创客的创新活力,推动项目在示范带内落地实施,助力示范带建设。创客大赛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获奖人员将获得创业资助金,孵化场地保障、创业融资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南方+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陈殷 张紫城

编辑 牛攀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