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签约合作金额预计超360亿元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4-22 08:23

“我们离东莞太远,只带了1000斤现货,没想到根本不够卖。”辽宁省康平县憨馥土特产品有限公司(下称“憨馥土特产”)总经理李学君一边举着手机处理微信好友申请,一边感慨地说道。

这是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下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中出现的一幕场景。

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现场。邓浩 摄

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现场。邓浩 摄

4月18日至20日,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在东莞举行。展会现场,不少从全国各地奔赴参展的展团都出现了企业产品销售一空的场景。

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展会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51家企业参展,参观人数超2万人,其中约7000名采购商携采购意向共襄盛举。初步统计,签约合作金额超360亿元。

龙头聚势供采双方共聚展会

从西域风味到麻辣江湖,从海南风情到江南食韵,从“辽”动味蕾到赣味扬帆……据不完全统计,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中,各省市共组织近30个展团并携各地明星企业参展,共同组成“国字号”的美食盛会——

在主场东莞展团,当莞邑大地孕育的烟火气,遇上湾区制造的硬核实力,一场连通田间地头与世界餐桌的美味之约,正于东莞缓缓揭幕。

新疆展团带来的产品。魏琪璇 摄

新疆展团带来的产品。魏琪璇 摄

在新疆展团,18家企业闪亮登场,从天山雪水滋养的沙棘奇迹到帕米尔高原的牦牛珍馐,从智能菌菇工厂到全疆最大面粉企业,新疆农食产业的“丝路力量”在东莞上演。

在海南展团,从胡椒黄金到鳄鱼珍馐,从文昌鸡传奇到冻干黑科技,15家企业用热带风味解码海南农食产业的“硬实力”。

在河南展团,来自郑州、新乡、焦作、开封、平顶山、三门峡、商丘、信阳、许昌、驻马店、鹤壁11个地市的29家企业集体亮相,全方位展示河南多种特色农产品和农文旅资源,集中呈现河南农产品加工、非遗美食、方便食品等产业新貌。

在江苏展团,6家标杆企业登场,从江南米仓到深海珍馐,在传统与创新的交响中,勾勒出一幅“鱼米之乡”的舌尖长卷。

各地展团,不仅有数量,也有质量。例如,河南展团就带来了非遗老字号。河南馆内,两座栩栩如生的“醒狮花馍”引得观众驻足拍照。

河南展团带来的“醒狮花馍”。 林海金 摄

河南展团带来的“醒狮花馍”。 林海金 摄

金黄的狮头昂首挺立,红白相间的鬃毛翻卷如云,面团揉捏出的纹路里藏着细腻的巧思——“这是专为广东市场设计的‘时来运转醒狮花馍’,‘醒狮’象征繁荣,也寓意守护幸福。”新乡市卫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家花馍”第三代传承人、河南馍馍哚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馍馍哚食品”)总经理梁莉介绍时,指尖轻抚面塑的纹路。这只融合南北文化符号的花馍,正是河南展团以非遗技艺叩响新消费市场的缩影。

河南展团带来的“醒狮花馍”。林海金 摄

河南展团带来的“醒狮花馍”。林海金 摄

内蒙古展团的75家特色企业中也不乏明星企业。内蒙古胡杨姐妹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下称“胡杨姐妹公司”)作为阿拉善肉苁蓉产业的领军企业,首次参展便成为焦点。展位上,肉苁蓉切片、苁蓉酒礼盒、沙枣等产品整齐陈列,一根标价888元的“野生肉苁蓉”更是在开展首日被抢购一空。

“肉苁蓉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被誉为‘沙漠人参’,具有滋补、润肠等功效,我们的产品全部源自阿拉善荒漠半野生环境,品质全国最优。”胡杨姐妹公司经理樊刚介绍道。

凭借地理标志认证和“药食同源”的新身份,胡杨姐妹公司的肉苁蓉系列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展会期间,企业不仅与多家采购商确认线下渠道合作意向,还通过线上商城收获了数十笔订单。樊刚表示:“希望通过展会,让更多人了解阿拉善的生态价值,推动肉苁蓉从区域性特产升级为全国性健康消费品。”

内蒙古展团吸引了不少观众。黄政正 摄

内蒙古展团吸引了不少观众。黄政正 摄

内蒙古馆内,一位身穿蓝色蒙古袍的女生激情洋溢地说:“我们立志打造驼奶粉界的‘五常大米’,让每一罐奶粉都承载草原的纯净与馈赠。”这是阿拉善小萌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萌驼公司”)的品牌推介官苏布日究。目前,小萌驼公司成功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其产品已全面入驻国内知名企业德生堂和胖东来。

小萌驼公司紧扣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打造“原牧场奶源,原产地生产,原产地出品”的三原文化产品,以“双峰驼之乡”的种质资源为依托,推出国内首款纯驼奶粉文化礼品系列——“驼行天下”,12款产品将大漠风情与骆驼文化深度融合。

苏布日究坦言:“希望借助本次展会能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小萌驼品牌,让小萌驼的产品走出北方,走向全国。”

一边是参展商,一边是采购商。本届展会共计近7000名采购商携带千亿采购意向参会。涵盖京东、美团、盒马等头部电商,北京新发地、深圳海吉星等龙头食品供应链企业,以及中东、北美、东南亚及中国港澳等采购团的参与,构建起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据初步统计,签约合作金额超360亿元。

爆品破圈明星单品大受欢迎

山东的铁锅和梨膏,海南展团的椰子鸡和沉香,辽宁展团的红薯、海参、樱桃以及盘锦大米,四川展团的红油、黑蒜以及雪山松茸,新疆的骆驼乳制品和牦牛肉……三天展会现场,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创新基因的展团“爆品”成为流量担当,掀起采购热潮。

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辽宁馆周围,飘着一缕浓郁的食物甜蜜香气。在憨馥土特产的展位上,仅剩的一盘烤红薯在灯光照射下泛着蜜色光泽,展台后摞满了空空如也的箱子。

辽宁展团来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现场。黄政正 摄

辽宁展团来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现场。黄政正 摄

“我们是一路顺着香味找过来的,口感很细腻,一点纤维都没有,太好吃了。”一名黑龙江参展商在品尝后立马添加微信,一口气预订了8斤康平甘薯。

李学君自己也没想到,公司的这次南下参展,竟然收获如此热烈的回响。开展不到半天,憨馥土特产带来的1000斤甘薯便销售一空,展位上仅剩的几十斤样品也被试吃人员“热抢”,两位工作人员的手机微信新增了上千名预订客户。

对角线上,盘锦绕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绕阳农业”)的展位同样热闹非凡。“这些看着鼓囊囊的礼盒,拆开全是空的。”绕阳农业的业务经理韩露笑着展示稻蟹共生米的外包装,“我们这次样品带得不多,上午来了三拨人,把我们的样品全部买走了。”

尽管展位上只剩下5个空箱子作为摆设,但询问者依旧络绎不绝。“我们盘锦市鱼虾蟹稻四位一体养殖的碱地蟹田米虽然每斤售价比普通大米高不少,但照样抢手。”韩露说:“已经有几家广东的供应商前来洽谈合作,给各大高端酒店餐饮供货。”

这幕“展台卖空”的场景,不仅仅体现在憨馥土特产和绕阳农业,也呈现在辽宁展团的其他企业上。远在千里之外的辽宁展团以“黄金物产+健康功能新产品+营销服务”的创新模式亮相3号馆C区,21家辽宁领军企业携200余款拳头产品组成“辽农优品”美食矩阵,向全球客商展示从田间到餐桌的“辽宁质造”实力。其中,蟹田大米、康平甘薯、“朝阳小米”系列深加工产品等成为众多市民的选择,更是一度出现“空箱空台”的火爆场面。

行走在山东展区,济南市章丘区孙廷保炊具有限公司(下称“孙廷保炊具”)展台前人头攒动。一口泛着冷光的章丘铁锅被消费者轻轻托起,锅身密布的鱼鳞纹在灯光下泛起粼粼光泽。

“展会刚开幕,我们就卖出了第一口锅。开展两小时,我们就成交破万了。”孙廷保炊具相关负责人、章丘孙铁铺第五代传承人孙金玉介绍。展位旁,贴着“山西”“内蒙古”“辽宁”等收货地址的快递箱摞成半人高,准备发往全国。

消费者的热情超乎预期。“有人现场给家里打电话确认尺寸是否匹配。”孙金玉自豪道,“我们是非遗老字号,山东手造名优产品,传统手工锻打工艺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我们的原因。”

相距数米,山东沁知园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沁知园食品”)的展台同样上演“空台记”。

“200盒玉竹甘草梨膏仅用了半天就售空,连样品都被抢光了。”沁知园食品总经理吕帆指着空荡荡的展台回忆,东莞一位主播在试吃后立刻就要合作带货,“她说喉咙瞬间舒服了。”

这家年产能2600吨的梨膏龙头企业,首次试水C端市场便引发抢购。当被问及爆款秘诀,吕帆表示:“绝不生产家人不敢吃的产品。”这种坚持,让沁知园食品成为众多家中医院药厂等入药收膏合作单位。

智造赋能科技引擎驱动未来

作为国内首个AI赋能的智慧农食展会,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中的各大展团也处处可见智造赋能,爆款单品的背后彰显科技“食”力。

例如,辽宁展团中,憨馥土特产依托“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农民合作社+市场”的产业链条,运用先进技术培育康平甘薯;绕阳农业的稻田基地采用成熟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实现无农药,无化肥,生态环保的标准化生产。

行走在辽宁馆展区,黑土地的“硬核科技”悄然颠覆传统农业印象:朝阳圣康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创冷榨、水化专利工艺技术破解苦杏仁脱甙难题;沈阳重工食品有限公司将60年熏烤工艺“注入”预制菜流水线生产,推出六大系列近百种产品;三合酒业的“蔡龙麟冰酒”荣获300多项国际专业葡萄酒大赛金奖,产品远销国外……“黑土地+科技赋能+全链运营”,是新辽宁农产品的破圈法则。

另一边,人气爆棚的山东馆,也处处上演“农业+科技”新图景——

一口历经“七热五冷”十二道非遗工序的章丘铁锅,以“手工锻制无涂层不粘”的标签,两天斩获3.9万元订单,在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掀起“山东好品”抢购热潮;沁知园食品用入药级梨膏工艺延伸至药食同源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医科大学联合研发了玉竹甘草慈梨膏、姜枣慈梨膏等膏方养生产品,配合梨膏糖果、零添加NFC梨汁,已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绿杰股份有限公司的苹果醋以360天自然发酵工艺和细胞固定化液态技术,摘下“中国驰名商标”;味总部(济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独创智能餐厨设备,结合物联网+5G技术重塑餐饮生产线;山东莯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老年健康饮食研发,用生物科技定制功能性营养品……

“手作赋予灵性,但产业化才能让更多人吃到健康的花馍。”在梁莉看来,产业化、智能化是食品企业的必经之路。与梁莉的观点不谋而合的还有同一馆内的河南大别山詹氏蜜蜂园有限公司(下称“詹氏蜜蜂园”)董事长詹先福。

从8万箱蜂群标准化养殖到VR蜜蜂文化馆,从蜂蜜口红到蜂胶挂面,这家“河南老字号”已将大别山的“甜蜜事业”延展至五大系列百余种产品,年产值破亿,带动3.5万农户增收。

“科技”“智造”“AI”等关键词是本次参展企业农产品的破圈法则之一,1351家参展企业也将进一步借助“国字号”展会搭建的供采对接平台,用科技引擎驱动未来。

撰文:林海金 施美 薛屏 何绮莹 魏琪璇

统筹:施美

策划:靳延明 戴双城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