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非遗】老隆牛筋糕

龙川发布 2025-03-17 15:43

老隆牛筋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牛筋糕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年间,工艺传统,产品质地韧软,色泽透亮,富有弹性,香甜适口,是远近闻名的东江特产。

2008年,牛筋糕制作技艺入选河源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隆牛筋糕”是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据龙川县志记载,龙川生产牛筋糕始于清朝年间。相传300多年前,龙川人陈顺升在老隆镇老街经商,开了一间食品店。他用糯米粉加各种原料做成糕点,因出锅的糕点又黄又韧,很像牛筋,于是取名叫“牛筋糕”。当时牛筋糕是切成块状,用大竹叶包裹,由小贩挑着沿街叫卖。因其食用方便,生意一直做得很红火。300多年来,牛筋糕一直由老隆街的陈氏家族经营,并在清朝末期由陈其祥做强做大。直到1958年公私合营,初具规模的牛筋糕店被列入了国有企业,也就是今日的龙川饼食糖果厂的前身。随后,该厂对牛筋糕产品的外包装进行了更新,将陈氏家族沿袭了几百年的竹叶包装改换成用糯米纸包装,这样牛筋糕可以保鲜更长时间,销路也越来越大。

1979年3月,老隆牛筋糕正式向国家申请了专利,成为远近闻名的东江特产。龙川县周边的梅州、兴宁、五华等食客,以及其他外地宾客与国外华侨、港澳同胞视牛筋糕为名贵礼品,经常带往东南亚或桑梓敬赠亲朋好友。

如今,“老隆牛筋糕”依然采用了流传下来的传统方法精制而成,主要原料有:优质的糯米粉、陈皮、麦芽糖、植物油等。其制作首先将各种原材料拌在一起加水搅拌均匀,并压制成6-7毫米厚的方块状,放入托盘内,再用蒸炉高温高压蒸近两个小时,待冷却后,用刀切成3厘米×6厘米大小的方块,牛筋糕即制作而成。

老隆牛筋糕质地韧软,色泽透亮,富有弹性,香甜适口,好吃却不粘牙,老少皆宜,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通讯员:魏莹

编辑:黄婷

编审:钟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