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泡汤?广东暴雨+大风,气温重回“1字头”!情绪低落、春困可试试这款靓汤→

广东最生活 2025-03-15 14:20

昨日,#广东湖南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登上热搜,然而很多广东人看着依然高悬头顶的太阳,热到穿短袖开空调,疑惑道:“究竟哪里有雷暴大风了?”然而今天早上瞬间就开启了狂暴模式。究竟这场雨会下到什么时候?

周末强降水、局地冰雹!

重大天气安全预警

广东天气预计,15日白天我省有8~10级雷暴大风、局地冰雹和强降水天气,其中韶关和清远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河源、梅州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中到强雷雨局部暴雨。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5-16日,我省气温自北向南明显下降,天气转寒凉,我省海陆风力加大。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发布提醒:预计广州市15-16日有一次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8~10级短时大风、强雷电、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户外活动注意交通安全和防范雷击、冰雹,提防高空坠物、树木倒伏、低洼积涝和山体滑坡风险。

01 广东天气预报

15日,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粤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其余市县有中(雷)雨局部大雨。白天开始各地气温自北向南逐渐下降。傍晚前后最低气温:韶关和清远市县9~12℃,粤西市县20~23℃,珠三角南部和粤东市县17~20℃,其余市县13~17℃。

16日,我省大部市县零星小雨转多云。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8~11℃,南部沿海市县14~17℃,其余市县11~14℃。

17日,全省多云间晴天。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8~11℃,南部沿海市县14~17℃,其余市县11~14℃。

02 广州具体预报

3月15日:受冷空气、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有一次大到暴雨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8-10级短时大风、强雷电和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气温下降,过程降温7~9℃;

3月16日:降水减弱,小雨转多云;

3月17-22日:多云到晴,白天气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寒凉。

春捂该怎么捂?

要捂到什么时候?

天气变化多端是春天的特性,常听说春天要春捂,究竟什么是春捂呢?

春季气温回暖,但早晚仍比较冷,昼夜温差明显,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寒”,容易让血管吃不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指出,春季,尤其是3—5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

“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也就是说,大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春捂”并非盲目多穿衣物,而是强调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过早脱掉冬天衣服,身体受凉,可能会影响身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影响抵抗力。

需注意,春捂要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

下肢循环障碍患者需穿着厚袜或护膝,比如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较差,忽视足部保暖易加重末梢神经病变。

头部散热占全身30%,佩戴薄帽可减少热量流失。

腹部保暖有助维持内脏血流稳定,能有效保护胃、脾、肠。

颈部受凉易诱发颈动脉痉挛,比如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受凉,可能因血管痉挛而诱发脑缺血。

“春捂”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早春最实用的穿衣法是“洋葱式”层叠穿搭: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

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

这样搭配,既能抵挡早春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

情绪低落、容易春困?

试试这款靓汤!

天气反反复复,人的情绪容易跟着天气走,有时候感觉情绪低落,不想工作;有的时候又会感觉很疲惫,容易春困。

你不是脾气差,可能是身体在求救。在中医看来,某些人的暴躁、失眠、月经失调,正是“肝郁阴虚”的典型信号。

饮食上可适当使用豆芽、麦芽、茵陈、香菜、木棉花、小葱等具有升发之性的药食同源之品,以助阳气升发。

茵陈双芽汤

材料:猪瘦肉350克,绵茵陈15克,谷芽、麦芽各15克,陈皮1瓣,生姜、蜜枣3个,食盐适量。

做法:

(1)将材料洗净,猪瘦肉切块;

(2)向锅内加入绵茵陈及适量清水,煮开10分钟后去渣,再将其他材料放入,大火烧开,改小火煲1个小时,调味享用。

茵陈既是一种野菜,也是一种中草药,日常使用的茵陈其实是春季采收的幼苗,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胆、脾、胃经,因为是幼苗,具有很强的升发之性,所以能疏肝理气、解表祛湿。

搭配同样具有很强升发之力的谷芽、麦芽以及能理气祛湿的陈皮,在温热潮湿的春天饮用正是合适。本汤特别适合于情绪低落、容易春困的人士和大众保健饮用。

小贴士:猪肉和绵茵陈一起煮的时间过长,味道会有点苦涩,食用时口感大减;分开煎煮后就能避免这一问题。

日常养生茶

除了煲汤外,还可以日常冲泡养生茶等,养阴舒肝,告别“无名火”。

01 玫瑰桑葚茶

做法:玫瑰花6朵,桑葚干10颗,枸杞15粒,80℃水冲泡。

功效:玫瑰疏肝、桑葚滋阴,适合午后烦躁时饮用。

02 百合银耳羹

做法:鲜百合1颗,银耳半朵,莲子10粒,隔水炖2小时。

功效:缓解熬夜后的口干、失眠。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南方日报、广东中医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