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电白鳌鱼舞在茂名非遗半小时舞台上大放光彩,让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到电白非遗文化。据了解,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常态演出后,沉香制作工艺、高脚狮、木偶戏等电白市民群众耳熟能详的非遗项目都将陆续登台演出,向人们展现电白非遗文化的魅力。
跨越千年,“好心文化”润泽下的沙琅江流域,众多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至今,电白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项目29个,区级项目37个(含市级项目29个),非遗工坊2个,传承基地2个。所公布的非遗项目主要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等6大类。
电白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适合演艺展示的项目。比如入选省级目录的《高脚狮子舞》《茂港单人木偶戏》《电白沉香制作技艺》;入选市级目录的《人龙舞》《鳌鱼舞》《电白龙狮》等传统舞蹈,《小良横堂班》《电白民歌》等曲艺音乐,《黄岭鼻吹笛技艺》《汪氏卷轴画》《电白香席》《电白贝雕》等传统技艺。
“非遗的传承,要更好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电白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电白正探索应用“非遗+”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手信、乡村旅游、文创产品等方式激活市场,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去年,电白启动乡村音乐会巡演,就曾将沉香、沙琅豉油、电白贝雕等非遗项目融入音乐会展示演出环节,让人们对非遗项目有了更深的了解。
笔者了解到,今年电白计划将完成区级第八批共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继续以保护文化遗产擦亮城市文化品牌。其中,加强对古建筑类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是一个重点。如,配合茂名市文广旅体局开展观珠镇观珠社区旧圩汪氏宗祠抢修工作,委托文物修缮公司对小良镇祥坡村祥坡骑楼建筑、小良村梁端桢宅进行抢修工作。
前不久,电白区马踏镇启动杨瑞芬故居修缮工程,修缮后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既能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精神,也将为电白古建筑类历史文化遗迹增添新的亮点。
南方+记者 邓建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