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好课”博览首秀:AI赋能小学英语课堂变革

作者 徐峰 2025-04-03 11:11

AI制作单词消消乐、现场生成学生作文场景、根据指令为学生精准输出随堂试题……AI时代,课堂究竟可以怎么变?

4月1日,深圳市光明区首届“好课”博览系列首场活动给出了AI赋能英语课堂的多种可能。

活动伊始,光明区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张小敏老师创设与孔子AI智能对话情境导入,以From THINK to RISE为题,系统阐释了小学英语思维课堂建设路径。

张小敏介绍的小学英语思维课堂路径紧扣“思维品质提升”与“核心素养培育”双重维度,提出课前采用THINK教学设计法则(Target-Highlight-Infer-navigate-Kindle)设定目标、突出重点、推理预测、引导探究、点燃热情。课中采用RISE教学模式框架(create Real-life context--Inquiry by question chains-- Scaffold thinking visibility--Evaluate and expand )创境启思、问题导思、建构促思、评价拓思。

该体系贯通“课前精准化教学设计—课堂生成性模式建构—思维结构化体系培育—素养进阶式发展”全链条,通过思维导图实现认知逻辑可视化,构筑“思维立课、思维养性、思维育人”的三维课堂生态。

随后,深圳教科院实验小学(光明)陈朝丽老师根据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The Future of the School》创编文本,通过借助AI智能体对话,将英语写作课堂与AI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智慧课堂。陈朝丽通过原创Rap《Then & Now》师生互动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AI生成视频吸引全场注意力。借助智慧平台即时反馈,实时收集学生写作内容并解读学生习作,生成多维度的写作分析报告。

深圳科学高中龙岗分校陈旭东老师以六年级下册模块一单元写作主题为依托,巧妙设计《当哪吒遇上DeepSeek》创新课堂。

现场,他以DeepSeek生成的“单词消消乐”小游戏拉开课堂帷幕,倒计时小游戏令课堂秒变竞技场。借助AI生成的《The Changes of Shenzhen》动态视频,陈旭东让哪吒化身“时空导游”带领学生纵览深圳从渔村到科技之都的蜕变历程。在写作环节,通过巧用DeepSeek智能批改学生的写作文本,进一步展现了AI工具赋能课堂的优势。

此外,陈旭东以讲座形式系统展示了DeepSeek基于教材的多维应用:不仅能智能生成词汇表与标准音标,还能创建中英对照例句库;既可设计情景化对话文本并开发阅读理解问题和完形填空,又能研发教学游戏小程序、策划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方案,还能实现作文智能批阅和优化建议生成,并支持跨领域命题,为现场教师提供了“干货”满满的操作指南。

深圳市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莉在专家把脉环节指出两位老师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同时,她点明当今AI浪潮汹涌而来,老师必须借助AI的魔法打败魔法。她温馨提醒老师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利用AI赋能的同时,不忘注重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如利用AI工具构建写作评价标准,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后,她指出要为未来培养人,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

此次“好课”博览系列特色之一便是“四维联动范式”,即每学科专场形成“方案解读+双师示范+专家把脉+成果凝练”闭环,其中“双师示范”以区内教师展示校本实践课例、区外名师演绎创新教学范式呈现,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维度的专业引领。

光明区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举行23场光明“好课”展示,近五十位名师智慧碰撞、万名教师共研共学,生动诠释“让学习深度发生”的教育本真。希望以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好课”博览系列活动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将教师转型为思维脚手架搭建者,让课堂从知识容器进阶为思维孵化器,培育具有高阶思维品质的光明学子,打造出光明思维型“好课”示范体系。

撰文:徐峰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