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音乐话剧《中山先生》12日首演

作者 林雨萱;曾艳春 2024-11-11 14:05

01:14

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中山火炬歌舞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话剧《中山先生》,即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公演。

该剧作为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及2024年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展演项目,备受瞩目。据悉,该音乐话剧通过现实与闪回交错的叙述方式和诗意的舞台风格,全方位展现了孙中山的传奇历程。从犁头尖山下的稚童到翠亨村中的少年,从海外求学的青年到立志救国的中年,再到一代伟人,到场观众将跟随剧情的推进,共同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其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的崇高情怀。

此次《中山先生》的制作团队汇聚了众多艺术精英,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中山市“英才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杨春荣担任制作人,新锐青年作家傅踢踢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徐俊执导,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旅美作曲家房绍卿、著名灯光设计师萧丽河等艺术家也加盟其中。演员阵容上,国家一级演员沈磊、朱闵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为该剧增添了更多看点。

从稚童到伟人,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凝聚着中山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那么,在这部备受期待的音乐话剧中,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的“看点”为何?制作团队和演员们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主创人员。以下是他们的分享。

《中山先生》剧照。

《中山先生》剧照。

音乐话剧形式创新,诗意展现孙中山生平

南方日报:《中山先生》音乐话剧有哪些“亮点”?

导演徐俊:我们以孙中山文化资源为核心,创新采用音乐话剧的形式,使呈现形式感更丰富。除此之外,我们采用全新手法讲述伟人故事,每个闪回细节都是亮点。同时,运用诗意的语句展现孙中山从儿时到青年走向革命道路的轨迹,剧情充满想象力,音乐富有美感,致力于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感受到美。这次在舞美上下了功夫,在基本框架上创新,比如地面装置呈现起伏造型,隐喻深刻,象征着孙中山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就像一艘船在风浪中前行,体现其曲折的人生命运。

导演徐俊。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导演徐俊。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南方日报:《中山先生》得到了哪些支持?对它有什么期待?

制作人杨春荣:这部作品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它是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也是中山市“文化兴城”建设重点项目,得到了中山市委宣传部倾力指导。我们的演员阵容庞大,除了中山本地院校和火炬歌舞团,还有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音乐舞蹈演员,如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理工学院、中山东区水云轩小学等院校。现场的魅力在于舞台变化较多,面临一些挑战,但都及时解决了。我对首演充满信心,希望能完美呈现。

孙中山先生是一代伟人,在海内外都有重要影响力,希望这部作品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放眼于世界。我们致力于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孙中山先生并且继续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同时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一部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佳作,让身处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从中受益并产生共鸣。

南方日报:在制作和参演过程中,作为本土歌舞团你们有哪些收获?

中山火炬歌舞团副总经理罗倩:在专业方面,我们集结了业内知名主创阵容,历时两年,从剧本打磨、舞台设计和演员表演等,都得到全方位提升。在题材角度方面,这部历史音乐话剧对我们是一次爱国教育与香山文化教育的结合。孙中山先生的故事能影响大量的当代中山人,我们通过参与制作,也更全面了解了一代伟人的精神面貌,相信演出也会给观众带来同样的震撼感受。此次制作参演过程,提升了我们作为中山本地歌舞团的综合能力,艺术的创新性,获益良多!希望未来能够挖掘更多香山文化,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觉盛宴。

中山火炬歌舞团副总经理罗倩。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中山火炬歌舞团副总经理罗倩。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青春热捧遇戏骨流量,话剧市场焕发新生

南方日报:你如何看待现在年轻观众对话剧的态度转变?

制作人杨春荣:现在的年轻观众,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青年人喜欢看话剧,这对话剧艺术是一件好事。我们这次选择音乐话剧的形式,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因为音乐话剧的形式,包含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话剧的思辨性,两者结合,可以让年轻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希望借此形式,让年轻观众也可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感受话剧艺术的魅力,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话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深度。

南方日报:演员自带流量对话剧有什么影响?

制作人杨春荣:演员自带的流量对话剧来说是件很好的事情。像沈磊(成年孙中山扮演者)这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演员,他们的参与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话剧演员的幸福感有所不同,但是观众的反馈和喜爱一定是来源之一。

话剧演员和舞台是相辅相成的,有流量的演员参与舞台剧,对于舞台剧而言也是幸事。他们可以吸引更多城市白领、大学生等群体,这些观众往往对话剧艺术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欣赏能力,他们的关注有助于促进话剧的多元化发展。

制作人杨春荣。

制作人杨春荣。

南方日报:在饰演成年孙中山这个角色时,你如何寻找灵感来源?

演员沈磊:我提前从上海飞来广东,在广州参观了中山纪念堂。来到中山以后,我发现中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给了我很多灵感。从影像资料、文章、报道及其他艺术作品中,我感受到,孙中山先生极具人格魅力、感染力,是出色的演说家,因此我在演绎时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表现,同时考虑到他英文好且善于社交,所以我也努力变得“社牛”,以期更好地诠释角色。

南方日报:你说这是你第二次来中山,与第一次来的感受有何不同?

演员沈磊:我常居上海,而中山这座城市,与上海相比,有着别样的韵味。此次在中山逗留了两个月,我深刻体会到了它作为宜居之地的魅力。这里的物价水平适中,绿化覆盖率高,我每天都会从吃饭地方步行回来剧场,这是我的“15分钟生活圈”。在行走中,总能感受到岭南烟火气,或许这也是中山的文旅气息。

成年孙中山扮演者沈磊。

成年孙中山扮演者沈磊。

南方日报:作为青年演员,你如何塑造历史人物角色?

宋庆龄扮演者刘晓:在塑造宋庆龄这一角色时,我努力沉淀自己,贴近还原角色气质,向组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注重细节,比如说话时不动声色,避免情绪外露,以展现角色的稳重。同时,我还观看了《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等影片,学习前辈宋佳老师饰演宋庆龄时的形象、声音气质和举止。

宋庆龄扮演者刘晓。

宋庆龄扮演者刘晓。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林雨萱 记者 曾艳春

编辑 李姗恒 钟时政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