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上午8时30分,阴沉的天气伴随着大风而至。即便已是开工日,潮州市广济桥景区前仍然游客熙攘,早早便排起十几米长队。
广济桥前游客熙攘,沈健华正在巡查排队情况。
广济桥前游客熙攘,沈健华正在巡查排队情况。
“今天刮风,梭船段要警惕。”距离广济桥景区开门还有半小时,沈健华神色镇定,在石墩桥上来回巡查,眼珠子像探测仪一样不停扫描每一处死角,对安全风险点保持高度敏感。“天气变化对桥上的安全影响最大,尤其是刮风下雨,一刻都不能松懈。”
广济桥全长518米,春节假期,沈健华日均要在桥上走2万多步。从广济桥一名安全管理员,到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文物保护一科副科长,沈健华围绕桥上的安全和秩序这一主线,守护古桥18年,也见证广济桥从文物到景区的发展。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从1到5000:
管理更专业更科学
大年初五6时许,天蒙蒙亮,一通紧急电话让沈健华很快便进入工作状态。船厂维修人员即将到场,对前一天排查的广济桥梭船连接摇臂上一个脱落把手进行焊接,他要在景区开门前完成18梭浮船摇臂的全面检查,保证准点连桥通行。
广济桥开门前,沈健华(右一)和同事一同开展安全检查。
广济桥开门前,沈健华(右一)和同事一同开展安全检查。
安全和秩序,是守桥人沈健华的第一要务,这从他第一天来到广济桥便开始了。2007年,历经多次修缮的广济桥重建竣工开放,潮州举市欢庆,开启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纪元。为了健全广济桥管理机制,潮州市成立广济桥文物管理所,公开招聘古桥保护管理人员,27岁的沈健华应聘来到这里,一待就是18年。
相较于一路之隔的广济门和广济楼,横亘于韩江水面上的广济桥面临更复杂的安全风险,常有游客不顾危险跨越护栏到梭船船头打卡拍照,使他不得不多操一份心。即便桥亭上有工作人员定点驻守,每间隔半小时至一小时,沈健华还是会在桥上来回巡一遍。
沈健华为排队游客答疑释惑。
沈健华为排队游客答疑释惑。
这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一个潮州人情感的驱动。“我读中学时,经常和同学偷偷跑到桥上吹吹风、喝啤酒,那时的广济桥还是铁架桥,韩江两岸的车和人在这往来交流,特别热闹。”青春年代的美好记忆让沈健华抹不掉对这座古桥的滤镜,守好广济桥,也是守护潮州人的集体记忆。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与大部分潮州人一样,沈健华见证着广济桥近20年来的发展。随着潮州文化旅游市场火热,曾经一天仅有一个游客的广济桥,如今排起数十米长龙,即便不在节假日,日均5000人次客流量也成常态。沈健华感叹,“时代在变,人的思维也变了”。
思维变了,广济桥的管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初到广济桥担任安全管理员时,沈健华和同事目睹过一名市民在桥上轻生的情况,危急时刻,他和同事都跟着跳下去,“一心只想把人救上来”。沈健华边说边走到最靠近梭船的石墩上,跟两名红十字会救援人员打了声招呼,“现在我们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和救生设备,桥上工作人员也定期进行消防、反恐等技能演练和培训,讲求科学性和专业性。”
广济桥开门前,沈健华(左)和同事一同开展安全检查。
广济桥开门前,沈健华(左)和同事一同开展安全检查。
从安全员到“多面手”:
既要照顾游客也要保护文物
说沈健华是广济桥上的“安全防守员”,似乎有些笼统,事实上,他更像是一个“多面手”。
广济桥西段靠近潮州古城核心区,比邻天水路交通要道,人流、车流量大,拥挤和堵塞是节假日的常态,也是游客产生烦躁情绪的原因之一。当游客因插队或推挤产生冲突时,沈健华不仅是矛盾调解员,还要成为“心理分析师”。“有时他们有情绪但不懂怎么表达,需要分析他们形成负面情绪的原因和背后的诉求,从源头安抚和调解。”
沈健华为排队游客答疑释惑。
沈健华为排队游客答疑释惑。
不同于一般景区,广济桥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健华还担任着“文物保护者”的角色。巡桥时,沈健华指着桥亭上的插销和莲花座,对容易发生松动的点位如数家珍。“你看,扶手石条之间的裂缝就是不久前刚修好的,这些薄弱点都要日常巡查,有异常要上报申请修缮。”他说,广济桥首先是文物,然后才是景区,如果没有保护作为前提,也就没有合理的旅游开发。
沈健华(右二)与同事对广济桥桥亭木构件进行日常检查。
沈健华(右二)与同事对广济桥桥亭木构件进行日常检查。
矛盾调解员、心理分析师、文物保护者……既要照顾人,也要保障桥,在踏进广济桥之后的每一步,沈健华心里装着的是千头万绪,“像打仗一样”。有时他也会在休息室里和同事说说笑,排解内心的压力,一盏茶的功夫后,又重回“战场”。
“先把游客的安全工作好,再考虑休息的事。”对于沈健华来说,休息二字,总是排在游客后面。尽管是休息日,沈健华也会让同事把现场的情况用手机拍给他看,闲时散步,双脚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仿佛眼睛总离不开这座桥。
“如今广济桥这么受欢迎,不容易,作为潮州人很自豪。”沈健华说,守好广济桥,不仅是对市民和游客负责任,也是维护好潮州城市旅游形象的应尽之责。
【相关】
春节假期广济桥客流量达125417人
加派40名工作人员维护秩序
“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广济桥是潮州历史文化地标,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以其独特的建造技术、审美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成为游客到潮打卡的首选地。今年春节假期,潮州市广济桥客流量达125417人,日均超1.5万人次。
春节假期,潮州广济桥游人如潮。
春节假期,潮州广济桥游人如潮。
今年,潮州推出古城文化旅游区“惠游套餐”,将古城景点进行不同组合,推出大、中、小共9种组合类型,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便利与实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景区游客量。
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庄伟宏介绍,为提升游客服务质量,广济桥增加3台POS机核销验票,提高闸口通行效率,同时为行动不便的长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在排队处增加遮阳棚,灵活根据LED屏幕上显示的游客吞吐量安排游客分批次入场,并增加40名工作人员在排队区驻点维持秩序,保障景区安全。
广济桥工作人员驻守在排队区的不同点位,引导游客排队。
广济桥工作人员驻守在排队区的不同点位,引导游客排队。
广济桥工作人员对景区花木进行日常维护。
广济桥工作人员对景区花木进行日常维护。
距离广济桥开门迎客还有半小时,清洁工一丝不苟擦干净入闸口设备。
距离广济桥开门迎客还有半小时,清洁工一丝不苟擦干净入闸口设备。
连日来,受冷空气影响,韩江水域风力持续增强,江面浪涌明显,广济桥梭船段也出现摇摆。对此,广济桥潮航技术组复位校准活动隔板,加装防滑缓冲垫层,有效消除梭船与踏板间隙增宽影响游客行走的隐患,并在梭船段入口喇叭循环提示,为游客营造安全走廊。
文/图:南方+记者 刘梓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