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些挑战看似不可逾越,就像珠穆朗玛峰的巍峨高峰,让人心生敬畏。而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座座“珠峰”等待我们去攀登。全盆腔手术,它如同一座医学高峰,被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成功登顶,为多名患者解除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近半年来,我院胃肠外科已顺利完成4例全盆联合脏器切除、盆底重建术。
盆腔手术:医学领域的“珠峰”
盆腔,这个位于人体下部的区域,看似不起眼,却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成为了医学手术中的一块“硬骨头”。盆腔内不仅有多个重要脏器,如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子宫、附件、阴道等,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络。一旦这些部位发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将大大增加。肿瘤复发、手术后或放疗后出现的肠瘘、阴道瘘、膀胱瘘等并发症,更是让患者苦不堪言。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然而,由于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后并发症棘手,这类盆腔手术长期以来被视为外科医生的“禁区”。
案例一:肿瘤放化疗期间出现阴道排尿、排粪
一年前,来自肇庆的朱姐(化名)被诊断为宫颈癌,经过放疗和化疗后,复查活检仍见癌细胞。为了进一步治疗,她又接受了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然而,在治疗期间,朱姐出现了会阴疼痛,起初她以为是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但几天后,她竟出现了阴道排尿、排粪的严重症状。这一症状不仅给朱姐带来了巨大的身体痛苦,更让她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来到我院胃肠外科住院后,朱姐被诊断为“直肠-阴道-尿道瘘、盆腔感染、宫颈癌”。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胃肠外科联合肿瘤中心、泌尿外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放射影像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学科进行了会诊评估。胃肠外科讨论形成为朱姐实施全盆腔联合脏器切除+盆底重建术的方案。
术后朱姐出现了漏尿并发症,这无疑给她的康复之路增添了更多的困难。但朱姐并没有放弃,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朱姐最终康复出院,重新回归了日常生活。她不仅切除了肿瘤,更解决了那个让她难以启齿的问题。
案例二:抗肿瘤治疗恢复期出现阴道排尿、排粪
与朱姐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来宁夏的贾姐(化名)。四年前,贾姐因宫颈癌接受了放化疗治疗,本以为肿瘤治愈后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但一个多月前,她却出现了阴道排尿、排粪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下腹部及会阴部疼痛。来到我院住院评估后,贾姐被诊断为“乙状结肠-阴道-右侧输尿管瘘、盆腔脓肿”。面对这一复杂的病情,多学科会诊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专家们为贾姐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治疗和康复方案。
胃肠外科施行了全盆腔联合脏器切除+盆底重建术,术后贾姐恢复顺利。出院之际,贾姐感慨万千:“我多处求医无果,以为没办法治了,没想到在东莞解决了我的痛苦。”
专家有话说
面对“外科禁区”的硬骨头和医治无门的患者,胃肠外科主任梁锐教授表示,全盆腔脏器切除(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子宫附件阴道)难度之大被业界比作“珠峰”手术,一是盆腔呈漏斗形,盆壁由骨骼肌肉系统构成,手术一般经腹和会阴进行,可操作空间极小;二是盆腔血管分支增多,静脉在脏器周围形成静脉丛,而动脉深种其中,出血风险很高;三是盆腔后盆壁,腰骶神经出骶孔形成骶丛,对盆腔脏器和下肢活动功能十分重要;四是还需重建器官的排尿、排粪功能。胃肠外科联合多学科迎难而上,迈出从0到1的一小步,却是这些求医无门腹盆腔疑难复杂病患者幸福的一大步,也是胃肠外科作为中国放射性肠损伤诊治中心-CRIIR分中心、东莞市东南部胃肠疑难危重疾病联盟理事长单位所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专家介绍
梁锐
中共党员,医院党委委员、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胃肠外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药物临床试验(GCP)普通外科专业组负责人、PI,主任医师、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卫健委普通外科内镜医师培训导师、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属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至2006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工作,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副主任,带领科室发展成为省重点专科,普外科作为重要学科组成的肿瘤学科建设成国家重点学科。2022年通过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带领普通外科评为2022年东莞市临床重点专科,胃肠外科评为院重点建设专科。从医二十余年,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专科疾病。贯彻术后快速康复的理念,规范开展胃肠肿瘤诊治的全程管理。
学术任职:
兼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第三届肿瘤外科微创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肿瘤质量安全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等学术职务。
业绩成果:
曾获“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大连医科大学首批英才工程后备人才培育计划(第一层次)”等人才称号。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教育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注册专利2项。发表专著3本,发表手术录像2部,被德国外科协会收录为专业教学片。
擅长:
(1)胃肠道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术前术后的综合一体化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2)腹痛与腹部损伤;
(3)各种腹腔与腹膜后肿瘤;
(4)各种腹部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如结直肠癌及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性肠损伤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再次保肛手术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手术治疗;
(5)疝与腹壁疾病(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白线疝、腰疝、腹直肌分离、胃食管返流与食管裂孔疝等);
(6)肥胖与糖尿病等代谢病的外科治疗。
主要技术:
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专科疾病;贯彻术后快速康复的理念,规范开展胃肠肿瘤诊治的全程管理。
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下午(专家门诊),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出诊地点:
门诊部三楼腹部诊区
门诊部二楼特需胃肠外科门诊(特需门诊)
修风民
胃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延边医学院,从事普通外科工作27年,曾先后在吉林大学附属中日联谊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任职:
现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东莞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东莞市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业绩成果:
主持、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2项;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
擅长普外科各种常见疾病及各种急腹症的诊断、治疗,擅长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诊断和治疗、各种疝气的无张力修补术、PPH术以及各种痔、瘘手术治疗,熟练掌握腹腔镜、胆道镜操作技术,对于腹腔镜下胆囊、脾脏、甲状腺肿瘤、胃肠道肿瘤(尤其擅长)、TEP手术及各种急腹症腔镜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周日上午、下午
出诊地点:
门诊部三楼腹部诊区
END
供稿:胃肠外科
通讯员:甄潮辉 梁锐
编辑:罗毓灏
责编:谢家明
复核:罗衬章
审发:李玉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