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将审查广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这份报告,明确了广州2025年要干的经济大事,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增强重大战略牵引带动作用等9方面重点工作。
和人大代表一起,看今年广州如何拼经济、扩内需、谋未来。
拼产业,全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下,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全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2218,是广州的产业密码,计划报告围绕“12218”也圈出了今年的产业发展重点。
今年,广州将聚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实体化运作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大力实施数智创新计划。围绕“12218”中的“21”,广州将印发实施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加快创新药评价研发服务、低空飞行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同时,制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高质量建设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产业集群。
培育新动能,也要唤醒旧动能。去年广州推动120家企业开展“四化”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1%。今年,广州也将开展“四化”赋能行动,发挥“链式改造”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
围绕“两业融合”,广州今年将全力推动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8个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加快实现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提升行动,建设一批供应链、信息、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建设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为激活金融“活水”,今年,广州将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国际金融城、期货产业园建设,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更多新品种,加快推动投顾业态建设,稳妥推进跨境金融创新试点,用好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加快推动特殊资产新模式落地见效。
为推动广州数智化发展,今年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广州市数据条例》,完善数据产业、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政策体系。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加快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升级改造,谋划构建多层级算力设施体系,优化应用基础设施布局。出台算力支持政策,通过发放算力券等方式,支持开展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
扩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如何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今年,广州将更好统筹内外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协同发力促进经济平稳向好。
过去一年,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全国的高频词。对此,广州也正勇占“C位”,今年将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能级,推动市内免税店等重点商业载体加快落地,大力发展首发经济、赛事经济。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出台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文旅热催生消费新业态。广州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推出“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活动,开业运营森林光影音乐公园、国潮音乐基地等,鼓励汽车营地、露营帐篷、低空旅游等新兴消费业态发展,以商旅文体健大融合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构建城市文旅品牌传播体系,着力打造“一城二都三中心”六张城市名片。
拼经济,要投资,更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广州将创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机制,推动998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815亿元。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程序,谋划一批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
从体量看今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39个,合计总投资3.46万亿;总投资50亿-100亿元项目84个,合计总投资5886亿元;总投资10亿-50亿元项目389个,合计总投资8761亿元。这些重点项目是大项目,更是好项目。
全方位扩大内需,也要着力稳外贸促外资。今年,广州将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出台实施稳外贸政策,加快成立广州市出海企业商会,推动完成知识城综保区建设验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大力发展中间品贸易,力促汽车出口突破20万辆。推进广交会创新机制、丰富业态、拓展功能,全面实施“广交会+”行动。做强“保税+”业态,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分拨集拼中心,打造大湾区保税燃料加注中心。
谋未来,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
面向未来,广州将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走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去年,《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明确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愿景,获批新增41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空间。
今年,广州也将再接再厉,持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巩固提升综合性门户功能。
更多城市“蓝图”将铺开。广州将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实施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严格执行《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制定出台《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将专项规划纳入“一张图”管理。高质量开展市“十五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十五五”期间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
开拓城市新空间,也要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广州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积极推动中心五区和重点片区、重大功能平台范围内的城中村应改尽改。开展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改造试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自筹资金、拆危建新”、微改造、成片连片改造等多样化模式,新开工改造156个老旧小区。
作为一座枢纽之城,广州也将进一步增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海陆空将全面发力: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建设,争取南沙港区五期、2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推动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落地;加快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和轨道体系,力争新开工建设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佛穗莞城际等项目,推进4个国铁、8个城际、9个地铁等续建项目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东西区货站等设施建设,争取白云机场T3航站楼年底建成通航。
超大城市,要提高硬基础,也提高软实力。广州将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智能分析研判中枢“穗智管—城市驾驶舱”,加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共用复用。推动全域服务治理提质扩面,力争开展全域服务治理镇街达60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年,广州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经济提速回升、提质增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更大力量。
延伸阅读
南方+记者 傅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