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茂名有条“三八林带”

作者 邹祥亮 2025-03-07 21:53

站在西葛驿站观海阁向远眺,海风迎面吹来,映入眼前的不只有蓝天海水沙滩,还有一条“南海绿色长城”——博贺林带,向人们展示着勃勃生机。

博贺林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全国第一条沿海防护林带,全长 14.6 公里。这条林带,是当地妇女在没有水,没有挖掘工具的困难下,用肩挑水,用手挖泥建起,故而又称“三八林带”。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茂名滨海新区结合绿美生态建设,全面保护和升级博贺“三八林带”,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态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坚持植新树新风

岭南春来早。“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茂名滨海新区区镇两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妇联、村民代表等,成群结队到“三八林带”附近新沟文化公园开展“同植幸福树,共建绿美家园”植树活动。

博贺镇妇联组织“同植幸福树 共建绿美家”活动,到“三八林带”附近新沟文化公园开展同植幸福树。茂名滨海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供图

博贺镇妇联组织“同植幸福树 共建绿美家”活动,到“三八林带”附近新沟文化公园开展同植幸福树。茂名滨海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供图

博贺半岛三面临海,以前沿海尽是寸草不生的沙滩,水旱、风沙灾害频发。1954 年,当地响应绿化祖国号召,党政军民齐上阵,着手在风沙带种植防护林带。

彼时男性劳动力出海,造林重担全落在妇女肩头。为抵御风沙,她们攻坚克难,在沙滩成功种下一万多株木麻黄苗,博贺林带因此得名“三八林带”。

博贺妇女着手在风沙带种植防护林带场景。历史资料图

博贺妇女着手在风沙带种植防护林带场景。历史资料图

“千种难万种难,比不上海滩种树难。只道绿树山上种,从来未曾种在海滩。沙滩无水又无肥,海浪打来钢铁都要弯……”这首源于博贺人民自主创作的疍家咸水歌,便细致记录了建设沿海防护林带的艰辛历程。

“‘三八林带’是妇女顶半边天的真实写照,我们号召后代继承好先辈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参与博贺植树活动,为林带添一份绿意。”博贺镇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截至目前,博贺镇在博贺“三八林带”及附近村庄“四旁”“五边”便种植苗木、花苗700余株。

坚持全民护林保林

“三八林带”树种以木麻黄为主,帮助博贺半岛沿海1.5万亩农田摆脱了风沙威胁,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

粤西沿海地区多台风,林带也几经台风侵袭破坏,每隔几年都因台风影响而进行修补。近年来,当地对沿海防护林带开展补植套种及更新改造工作,保持林带的稳定性和防风固沙的连贯性。

“三八林带”犹如“绿色长城”,守护着沿海地区。

“三八林带”犹如“绿色长城”,守护着沿海地区。

茂名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把落实林长制作为保护博贺“三八林带”的重要举措,乙巳蛇年春节以来,已推动区镇村级林长巡林397次,进一步加强对博贺“三八林带”的保护管理,持续保持对毁林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势,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如今,‘三八林带’是省内最有规模且最规范的防护林带,树木维护良好。”已经守护博贺“三八林带”十余年的护林员陈大叔感概,这里已经成为茂名滨海新区的一道亮丽景观。

目前,当地正通过网格化管理,形成“党建+网格”管护网,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博贺三八林带绿化成果的良好氛围。

坚持推动“林业+”模式

很多人认识博贺“三八林带”,是通过一幅国画。

1971年,著名画家关山月以“博贺林带”为题材,画就名画《绿色长城》,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博贺沿海防护林带因此闻名全国。

如今,一排排木麻黄迎风而立,连绵的白色海滩吸引了众多游客,也成为独特景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林间闲逛和露营。

著名画家关山月以“博贺林带”为题材,画就名画《绿色长城》。

著名画家关山月以“博贺林带”为题材,画就名画《绿色长城》。

茂名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梁荣杰多次到博贺“三八林带”调研指导,要求保护兼顾开发,推动滨海旅游带的发展。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任黄鹏积极协调西葛驿站、林下经济、浪漫海岸海昌公园等相关项目的建设。

2022年8月,途经博贺“三八林带”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正式开放通车。“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林间闲逛和露营,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文旅产业,相关项目已串珠成链,实现联动发展。”茂名滨海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加强资源整合,全力构建新区文旅经济带,林下经济项目一期沙滩美食夜市建设已完工,68户铺位已正常运营,西葛驿站则在乙巳蛇年春节实现了对外开放,进一步展现茂名滨海旅游的独特魅力。

位于“三八林带”附近的西葛驿站建成开放。

位于“三八林带”附近的西葛驿站建成开放。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茂名滨海新区将激活包括博贺“三八林带”在内的绿色资源,助力“港产城乡融合发展”融出新高度,加力提速典型镇村建设,推动“绿色一张蓝图”绘到底。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李天 何德戈 杨锦清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