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浆草的口感为何与杨桃相接近?杨桃生长在枝头还是茎头?给杨桃“套袋保果”的做法背后有何原因?1月12日,第二届桥东街道杨桃文化旅游美食周系列活动之百年杨桃树园里的生物多样性举行,《野性潮州》纪录片导演丁铨带着20余名学生和自然爱好者走进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六亩村乐祥杨桃园,为大家揭开关于杨桃的相关趣味知识。
科普活动一开始,丁铨便从袋子里取出两盆小盆栽——三叶草和酢浆草,并摘下一个酢浆草的蒴果询问:“有没有小朋友想尝一尝未成熟的‘杨桃’呢?”接着,有学生举手上前品尝。“哎呀!好酸啊!”丁铨解释道,尽管杨桃的名字中含有“桃”字,但它与桃子并无亲缘关系,“实际上,它与我们在路边常见的酢浆草同属一家。”
丁铨进一步科普说,大家熟知的三叶草、酢浆草以及杨桃都属于酢浆草科。这个科下又包含7至10个属,其中包括阳桃属和酢浆草属等。而杨桃与酢浆草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杨桃是一种高大的木本植物,能长到3米以上,不像酢浆草那样紧贴地面生长。
“请大家留意一下,杨桃的果实是悬挂在哪里的呢?”丁铨问道。“它们挂在大树主干上。”学生们在观察后踊跃回答。丁铨解释道,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特有的生理现象——老茎生花结果。与大多数植物不同,后者通常在小枝条上开花结果,比如常见的苹果、橘子和梨等水果。“除了杨桃,还有菠萝蜜、无花果、榴莲和木瓜等果树也是采用这种老茎生花结果的方式。”
据了解,在热带雨林中,传粉的昆虫等动物主要在树冠下方的某个高度范围内活动。因此,对于成年树木来说,其枝叶往往位于这些动物难以触及的高度。而在老茎上开花,则为花朵提供了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更容易吸引这些“媒人”前来探访,这是雨林树木为了繁衍后代而进化出的一种巧妙策略。
“老师,这些杨桃为什么都被塑料袋包裹着呢?”丁铨说,采取“套袋保果”等关键技术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烈日灼晒,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有效预防果蝇叮咬对果实的伤害。
果实蝇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在原先的栖息地有着自然的天敌制衡,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然而,“它跨越重洋来到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的有效控制,这种外来入侵者已经对很多瓜果产业造成了不小的侵害。”丁铨勉励大家努力学习,将来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隔离和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等多种方式,来降低果实蝇的危害程度,保护杨桃等果树农品免受其侵扰。
“真没想到,这小小的杨桃里竟然蕴含着如此多趣味知识!”今年刚上初一的刘滦君惊叹道。这次踏入杨桃园、亲身体验并学习自然知识的机会,让她感觉收获满满。在绿意盎然的果园中,她不仅深入了解了杨桃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还领略到了古今文人对杨桃的独特情怀与赞美。“以后我要继续参与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不断揭开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丰富自己的见识和知识储备。”
本次活动由潮州市公共外交协会、政协潮州市委员会办公室、潮州市湘桥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指导,中共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工作委员会、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办事处、潮州市湘桥区农业农村局(湘桥区乡村振兴局)、潮州市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驻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六亩村委会协办。
文/图:董志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