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转鸿钧,四序递迁。
又到了该好好总结的时候。
806平方公里的顺德是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奇迹。每当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样板,顺德总是站立时代潮头,在全省全国先行示范。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如何行稳致远,是所有人都在深切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破旧立新、新老交替的时刻,外界都在观望:顺德会怎么做?
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从“新”出发,凭“新”而变,用行动说话。
路在脚下,只要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向“新”,“拼”出一个更好的顺德。图源顺宣
向“新”,“拼”出一个更好的顺德。图源顺宣
一
改革的血脉相传,敢为的血性如故。
从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紧要关头,顺德总是一马当先,勇挑重担,成为改革的排头兵,为广东、为中国“杀出一条血路”。
3年前,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曾发出四连问:顺德如何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积蓄发展后劲?如何从“两家一花”等传统产业中催生新经济、开辟新赛道?如何解决不城不乡、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何再燃激情、求新求变、挺立潮头?
顺德用改革作答。时间来到2024年,顺德通过工业立区、科技强区厚植制造业当家优势,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魅力,实施以水兴城打造县域治水标杆,落实民生为要绘就幸福画卷,突出党建引领营造干净担当良好氛围,顺德制造业当家步子更稳了、城市吸引力更强了、干部思路理念更新了、视野格局更宽了、党风政风更实了。改革创新、务实干事,又一次成为顺德最鲜明的特征和最显著的标识。
在去年召开的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顺德人继续紧扣改革主题,全会报告共出现“改革”120次,释放顺德直面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强烈信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德胜河畔,顺德工业发展馆伫立。图源容宣
德胜河畔,顺德工业发展馆伫立。图源容宣
坚持改革带来了什么?去年,顺德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十三连冠、位列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六、入选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4个街道上榜2024活力街道500强、6个镇跻身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作为佛山第一经济大区,顺德多项排名稳居全国各类城市榜单第一方阵,彰显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也许再过很多年去看2024年以及过去三年所展现的“顺德精神”,不仅仅是顺德过去40多年所形成的精神长河的一次延续、一次升华。它所带来的积淀,正在为新顺德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二
制造业是顺德发展的基础。从“新”出发,制造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全国首个万亿工业强区,顺德一直坚定不移把创新作为突破重围、开创新局的关键一招。去年,我们对超过40家顺德企业进行了走访,看到了顺德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一子落,满盘活”。顺德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顺德制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链已逐步完善,形成从研发、生产、市场再反哺创新的体系闭环,实现从科研创新成果“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大市场”,相关产业链竞争力明显,重点产业全国领先。
顺德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戴嘉信 摄
顺德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戴嘉信 摄
值得关注的是,在顺德看来,“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
顺德制造的新质生产力既关注新兴产业,更将传统产业捧在手心。顺德对于传统产业不是将其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在高端化、智能化中出新出彩。如在变频控制器上,尚研电子和希塔变频都突破了10年前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封锁,通过创新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逐步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久久为功,顺德制造之所以能不断上“新”,更在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顺德是“全员行动”。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如海信家电、科达制造等上市企业、行业领头羊,也有悍高、银河兰晶等上市后备企业,隆深机器人、三合工业自动化等“小巨人”企业,以及正在萌芽发展的科创企业及港澳创新团队。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大企业、龙头企业的事,更渗透到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当中。
同时,这批顺德企业更是为中国制造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既有如美的集团等从家电企业转型为科创企业的“巨无霸”,有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创新的海信、云米,也有跳出行业“传统”模式的悍高、广东锻压机床厂,还有从“科学家”变为企业家的华运通达、体必康、汉腾生物等团队,推动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顺德正在全力推动整个企业生态中的“草、灌、乔”——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都参与到科技创新工程中,为顺德制造的突围打下坚实基础。顺德始终坚守一个优先原则: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本土企业。它所要捍卫的是顺德经济发展的根和魂。
三
“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顺德样板。”在去年举行的顺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上,顺德首次将“人文经济学”写入区级大会的报告。以制造业见长的顺德,对人文经济破题城市“出圈”之路寄予厚望。
过去,顺德也一直对文化层面高度重视,但将其放在“样板”的角度从未有过。去年,顺德上下瞄准目标,越来越感受到人文经济带来的好处。
顺德迅速探索并实践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文经济模式。图源顺宣
顺德迅速探索并实践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文经济模式。图源顺宣
“转得快,好世界。”从此前“集中力量打造‘世界美食之都’超级城市IP”,到如今的“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顺德样板”,顺德迅速探索并实践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文经济模式。
一是继续坚持美食出圈。身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持续发力。自内而外持续推动美食产业发展,甚至从科学角度写作《顺德美食科学》丛书,对顺德美食的魅力特征——“五味周全、六艺领先、饮和食德、顺其自然”进行科学阐释。让人们爱上顺德美食,又多了一个科学的理由。
二是探索“体育+文旅”模式。去年11月10日,作为当月广东省唯一经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马拉松赛事——美的·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在顺德鸣枪开跑。智造、美食、花卉、科技、工业、演艺……沿途所见,步步皆为风景,顺德多样的城市风貌与人文魅力得以呈现,人们透过马拉松深度品味“顺德味道”。接着,去年12月份,中国龙舟大奖赛在桂畔湖举行,“桂畔湖上观竞渡,顺峰山下接龙福”,围绕着龙舟文化,顺德探索出了一条“吸粉”新路数。
三是开辟演艺经济新模式。过去一年,仅顺德乐从全年就呈献了李克勤、张韶涵、十个勤天、梁静茹等42场大型演唱会、195场演出,观演人数超77万人,全年虹吸超2500万人次客流量到商业体消费,2024年1-11月限额以上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6.08%和8.28%。为了支持演艺经济的发展,顺德还将打造演艺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城商业体、沿线古村,发展“演出+住宿+餐饮+购物+文化+娱乐”联动发展的演艺经济新模式。
美食游、文化游……每一种玩法流行的背后,都在考验每一座想要“长红”的城市,抢占“热点”、塑造“爆点”的能力。整合文化资源,讲好顺德故事,顺德可以撬动的还有更多。我相信文化底蕴深厚的顺德在人文经济学的探索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四
1992年,中国人用“可怕的顺德人”精准刻画了顺德人“敢为天下先”的历史担当。如今,顺德人用“知难而上”丰富了“敢为天下先”的内涵。
它一直是顺德人的基因。用顺德本地话来说就是:“识做、搞掂、坚嘢”。“识做”是会干、懂得如何干;“搞掂”是善干、干得好;“坚嘢”是品质过硬。
一切成就来之不易,一切成就更不可能唾手可得。顺德人越是遇到难题,就越怀揣着憧憬,进而积蓄新能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一幅新的顺德画卷已经铺开,一个新的发展样板正在重塑。2025年,我们需要顺德在每一个重大的课题、每一个重要的隘口、每一次重要的破局里展现出新魄力,在时间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拼”出一个更好的顺德。
采写:南方+记者 刘嘉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