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办一届精彩纷呈的全运盛会”新闻发布会。十五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了十五运会的筹备工作进展。
本次发布会海报 受访者供图
展竞技精彩,铸服务精彩,绽视觉精彩
本届全运会,组委会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赛事组织、丰富的项目设置、强大的明星阵容,以卓越的“竞技精彩”彰显中国体育新高度。
组委会、广东赛区省执委会、市执委会、竞委会四级密切联动、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充分凝聚工作合力,保障赛事期间信息传递规范、及时精准,妥善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全方位全链条推进十五运会筹办工作。
广州将见证跳水“梦之队”续写辉煌篇章;深圳泳池将迎来“中国飞鱼”的极限速度;全运会击剑项目将在香港新落成的启德体育园举行,在巴黎奥运会上香港击剑项目创造历史,意义非凡;乒乓球项目和女排成年组比赛将在澳门上演万众瞩目的巅峰对决;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将成为全运会史上首次跨境赛事。广东跳水名将谢思埸、陈艺文、全红婵等将在家乡展现“水花消失术”;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林高远、刘诗雯等国手将在澳门为大家带来“比奥运会还难打的乒乓球比赛”;潘展乐、张雨霏、覃海洋、陈俊儿等游泳健儿将向新的纪录发起冲击;郑钦文、王欣瑜等“网坛金花”将在全运赛场上为大家带来网球盛宴。
此外,自今年3月启动城市侧服务全运盛会“五大行动”以来,广东正全力构建与全运盛会相匹配的一流服务体系。
广州赛区精心组建U16女足比赛接待酒店运行保障团队,打造富有特色的“小运动员村”,设置十五会专属客房,提供“生日餐”“病号餐”等暖心服务;茂名定向比赛组织港澳代表队品美食、探乡村,加深粤港澳三地“心联通”;佛山聋人足球赛邀请香港队员体验醒狮、咏春拳等非遗文化,架起人文交流“连心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小海豚”志愿者赛时将分成约90种岗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和观众提供礼宾接待、竞赛服务等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省执委会共收到涉及53个类别的121份赞助意向函,赞助意向总额超过20亿元。现阶段,已签约和可签约的赞助企业覆盖保险服务、航空服务、饮用水、体育器材等21个类别29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近16.5亿元。其中,体育服装、火炬、奖牌、礼仪服饰等类别实现全额赞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赞助赛会,首次实现“全家福”,周大福、巴斯夫等港资、外资企业积极参与赞助合作,充分体现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
本届全运会,首次提出打造“美丽全运”,旨在实现精彩赛会与美丽广东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全运盛会筹办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与科技活力,呈现一场可感、可知、可及的视觉盛宴,为建设粤港澳融合创新美丽湾区贡献体育力量。
组委会联合香港、澳门赛区开展“美丽全运 志愿有我”海岸线净滩及海底垃圾清洁志愿活动,共同守护“水清滩净”美丽湾区。在坚持简约办赛的同时,将全运会作为推动城市品质跃升、惠及民生福祉的重大契机。如广州打造全运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构建“3+3+9”绿美门户景观,建设100个“席地而坐”精品示范区。深圳推进264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创新实施城市“第六立面”提升改造。惠州将33条赛事道路与城区示范道路品质提升工程融合,推进城市核心区域更新。
本届全运会,也是科技感十足的盛会。人形机器人将领跑火炬传递方阵,增添科技亮点;六足导盲机器人凭借仿生足结构突破台阶碎石地形,护航火炬传递。羽毛球AI直播相机带来智能识别多拍回合及杀球动作等“高光时刻”,AI拍摄眼镜实现记者360°全景记录、观众多视角观赛切换、听障群体实时字幕辅助。数字人志愿者提供赛况咨询;智能咖啡机器人最快60秒制成咖啡,还能喷涂全运会会徽、吉祥物等多种图样;颁奖机器人可精准完成奖牌递送;迎宾机器人实现语音交互与手势互动。
“圆梦未来”
据悉,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将在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12月8日,残特奥会开幕式将在天河体育中心举办。这两个场馆,分别承载着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的光辉历史。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延续城市记忆,再创辉煌。
目前,开幕式创作及制作团队,已全面进驻两个开幕式现场,标志着进入由“创”到“造”的实施阶段。现正紧张有序进行舞台搭建、工程制作、演出排练、音乐视频、科技及服装、道具的持续打磨。7月起,正式启动开幕式外场排练,8月份将转入现场排练。
十五运会开幕式将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包括“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图景。届时,将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内营造出大海的磅礴气势,扬帆起航,呈现出一场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开幕式。
残特奥会开幕式将以“手牵手”为主题,包含“爱之光、梦之翼、手牵手”三个篇章,展现残健共融、共享发展的时代温情。那时的天河体育中心将与广州塔、海心桥、海心沙、花城广场串珠成链,成为璀璨的玉带星河,展现广州新中轴线的壮阔盛景。
本次新闻发布会,同样透露了十五运会闭幕式的筹备情况。深圳赛区将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个闭幕式活动,分别计划于11月21日和12月15日举行。
闭幕式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遵循“突出政治性、融合粤港澳、凸显体育性、体现含深度、运用高科技”的总体要求,以“星辰大海”为主题,突破传统,打造一场城市全景闭幕式。
各地赛区亮点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广州赛区筹备亮点:
作为两个开幕式的举办城市和主赛区之一,广州坚持“办赛事就是办城市”,高质量推进运动会筹办工作,推动赛事和城市协同发展。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的方式,重点体现在无障碍、全龄友好等方面。
同时,深挖场馆历史文化底蕴,一体推进场馆内外品质提升,打造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使一批位于城市中心的体育场馆,如越秀山体育场、省人民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更好地延续城市记忆,与城市周边环境更加融合,成为展示“老城市新活力”的生动窗口。
在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天河体育中心,除更新改造正式的比赛跑道以外,还分别更新和新增了二层平台的全天候环形跑道和场外的健身跑道。与此同时,扩充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和休闲空间,让全民无界的“跑步天堂”,呈现在市民眼前。
此外,广州赛区持续推进“城市合伙人”计划,力图实现从“传统开发”向“价值共创”的模式升级。借助全运会这个大舞台上,探索市场化运作,激发全社会活力,促进广州文商旅体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168家海内外企业积极响应。
深圳赛区筹备亮点:
在赛事侧应用方面,深圳赛区发挥市区合力,建立协同交流机制,推动各区赛委会成立科技办赛小组,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同时结合赛事体育展示、观众侧、城市侧等场景,向各区推荐科技资源,为赛事添加“科技亮点”。通过市场摸排、走访调研等方式,汇集了一批如智能机器人、AI创制设备、自动驾驶、智能穿戴、高清显示、前沿助残装备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在场馆和信息化应用方面,一是信息化技术应用全新升级,深圳赛事指挥系统在全省率先上线1.0版本并已迭代升级为2.0版本。以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一图感知、一键调度、一网统管、一屏统览”的“四个一”全时空指挥体系,赛后可直接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二是以智慧场馆为载体,搭建新场景应用。例如,建设全球领先的开合式场馆,多个场馆新装上了AR智能导航,为用户提供沉浸式、高精度的导航服务。在火炬传递和闭幕式展演方面,计划采用新方式、新技术全流程彰显深圳科技创新特色。
佛山赛区带动文旅体发展:
聋人足球项目是本届残特奥会夏季项目的首场比赛,佛山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以高标准保障和暖心服务确保了赛事安全平稳有序。借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举办的机会,助推佛山“西甲”、叠滘龙船漂移等佛山特色赛事出圈出彩。佛山“西甲”已逐渐被打造成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草根足球盛事,今年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支劲旅参赛,赛事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将进一步提升。
茂名赛区带动城市和群众体育发展:
茂名5月8日至11日承办了十五运会首个群众赛事定向项目决赛,也产生了十五运会群众赛事首枚金牌。5月11日,茂名市政府与国家航管中心签订了航空定向体育战略合作协议。茂名将以此为起点,锚定“中国定向之城”目标,从赛事举办者向产业赋能者转型,从单场竞技向全民运动升级,将本次全运会定向赛事的“山、海、农、城”四大赛道转化为旅游线路,通过赛事“微窗口”充分展现“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化橘红之乡”“中国沉香之乡”的发展新面貌。
让体育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运会史上第一个《卫生健康指南》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组委会将筑牢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除了遴选了228家定点医院之外,还印发了全运会史上第一个《卫生健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据了解,《指南》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综合保障部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编制,旨在将健康融入办赛,提倡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为广东赛区运动员代表团提供全面、科学的卫生健康管理指导。《指南》细分为健康素养、健康管理、损伤预防、卫生防疫四大板块,并辅以口诀易学易记。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李梦醒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周丽娜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郭芳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