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茶农涂沛常

怀集发布 2025-07-08 11:11

近日,

怀集县下帅天仙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涂沛常荣获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先进个人,

是怀集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这位土生土长的

帅车福村涂寨壮族人是第三代茶农,

用十五载将祖辈的种茶手艺

拓展为年产值400万元的特色产业,

让下帅单丛茶香飘珠三角。 

与茶结缘:从肩背箩筐到接棒传承

自记事起,

涂沛常便跟着父亲上山采茶,

几十斤的茶青靠竹篓挑下山,

扁担压得肩膀生疼,这是他最早的“茶课”。

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

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悟性,

涂沛常逐渐掌握了种茶、制茶的要领。

在一片片茶叶的熏陶下,

这些祖辈传承的技艺

也让他与“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星期六帮忙采摘茶叶、炒茶,以前都是用手工来搓茶,古法制作过程比较艰辛。”说起小时候制茶的经过,涂沛常还历历在目。

毕业后,

他也曾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外出务工。

然而,

当他看到父亲日渐苍老的身影,

想到祖辈留下的茶业

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后。

他毅然回乡,

与弟弟涂金养创办仙山茶叶加工厂,

接下祖辈传下的“茶篓”。

以茶助农:合作社里的共富密码

下帅乡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气候湿润,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孕育出的下帅单丛茶香气浓郁、

口感醇厚、滋味持久,

深受消费者青睐,

不仅成了下帅乡的特色名片,

也是粤西北地区的名优产品。

涂沛常明白,

单靠几户人种茶难成气候。

他创办了怀集县下帅天仙茶业专业合作社,

以“合作社+农户”模式,

免费提供茶苗给茶农,

全程技术指导,再以保底价回收茶青,

统一加工销售至深圳、广州等地。

“2010年,我们设立合作社,当时只有5户茶农加入,后来合作社就分部分茶苗给他们,由合作社回收茶青。大家看到茶农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后,也纷纷加入这个团队,目前已经发展到39户茶农种植单丛茶了。”谈起合作社的发展,涂沛常欣慰地说道。

“在2016年我开始种了约十多亩茶树,平时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合作社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茶农马迁道是众多受益者之一,他向记者盘算道,茶叶一年每亩可采摘300到450斤茶青,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现在的日子就像这茶叶一样,越来越有滋味了。

同时,

合作社还聘请附近的村民

到茶园帮忙除草、施肥等工作,

形成多渠道促进就业。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

下帅乡的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主要分布在车福村、山奢村、竹六村等地,

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20亩扩展到900多亩,

有下帅单丛茶(乌龙茶)、红茶等品种茶叶,

年产量1.5万多斤,

年产值400万元以上,

带动周边村民就业200人以上,

年均为每户村民增收8000元以上。

以茶兴业:做大做强下帅单丛茶品牌

盛夏时节,

记者跟随涂沛常走进下帅乡车福村马家山,

经过一段颠簸泥泞的山路,

来到海拔高600多米的林下茶园,

只见茶树厚实粗壮、生机盎然。

微风中,淡淡的茶香从空气中弥漫开来,

沁人心脾。

“这是我们60年代的旧茶场,2016年承包后,将老茶树精心保留下来,引进新的品种。如今,新种的茶树每年可采摘5000斤左右,老茶树也能采摘3000多斤。”涂沛常介绍道。

9年来,这崎岖的山路,

涂沛常是怎样坚持维护好这片茶园?

遇到采摘时节,

又是怎样把一筐筐茶叶运下山的?

面对这一连串的难题,

他笑着说道,受环境影响,

这里采摘的茶青制作出来的单丛茶,

经过一番冲泡后,茶汤清澈,茶香怡人。

尤其是蜜兰香具有花香蜜韵,

既能喝出红茶的醇厚甘甜,

又能品出绿茶的清香,

品尝过的顾客,都对其赞不绝口。

“就凭借大家都喜欢喝,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要咬牙坚持。”涂沛常坚定地说。

一直以来,

涂沛常兄弟二人

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坚持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培育茶树,

坚决不使用农药。

他们不仅自己以身作则,

还将这种绿色环保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农户,

确保合作社生产的每一片茶叶

都能让消费者放心饮用。

今年以来,怀集县仙山茶叶加工厂得到了下帅乡政府“一村一品”项目的大力扶持,加工厂已建成了集原料仓储、制茶、烘干、衡量、包装、检测、成品仓储于一体的茶叶生产线,为茶叶的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随着下帅单丛茶的名气不断打响,

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研究合作,

还成为了青年实践团队的学习基地。

他们在这里学习种茶、制茶技艺,

感受茶文化魅力,

为下帅单丛茶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涂沛常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表示,将继续积极投身于茶叶种植和产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从一片茶叶到一个产业,

涂沛常用自己的坚守与担当,

在家乡热土上播撒茶叶“种子”,

使漫山遍野的茶树发展成为下帅单丛茶产业,

香飘万里,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

记者:何丽玲、彭达县

编审:聂环贞

校对:卢德志

核:陈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