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市粤剧团制作演出的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成功首演,该剧也入选“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精品剧目展演单元,并于10月4日至10月6日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三场。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10月5日,在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座谈会上,深圳市粤剧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决战之燎原》自开票起就引发市场热潮,开票15分钟票房已超20万元。首场演出票房为23.6万元,上座率约73%,“我们当天周边卖了超1.7万元。”截至目前,该剧已登顶猫眼戏曲艺术热销榜,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传统文化创新作品之一。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向记者表示:“昨晚现场氛围很好,有很多年轻面孔。”他幽默地借用游戏术语说道:“粤剧仿佛被‘加满了血’,显得生气勃勃。”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粤剧联动《剑网3》
狂吸年轻粉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丁凡告诉记者:“这场戏很有深圳特点,一个开放的城市演了一出创新的戏。”
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梁谷音也惊讶道:“这部粤剧让我第一次认识,广东的戏还能这样。”她也十分期待未来昆曲和粤剧能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从题材上看,该剧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创新融合传统戏曲与网络游戏。据悉,《决战之燎原》取材自金山集团西山居旗下大型3D武侠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简称《剑网3》),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讲述天策府统领李承恩遭叛徒算计后,集结各门派及江湖义士击溃狼牙军、收复天策府的故事。
演出期间,剧院大堂特别设置了“大唐集市”主题游园会。二十余名Coser(角色扮演者)化身NPC(非玩家角色),生动还原《剑网3》中的经典场景。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演出当天下午,许多观众早早来到现场参与游园活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艳冰也在开演前专程来到大厅,眼前人头攒动的景象让她十分惊讶:“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排队打卡、盖门派章,我感觉这部剧,是真的‘有戏’!”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据悉,游园会还邀请到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画师墨湫龍,以及首届央视《中国国宝大会》全国前十选手徐栩等嘉宾亲临现场,与观众互动交流。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深圳保利剧院大堂游园会现场。
游园现场,23岁的陆女士扮演成游戏中万花门派的人物角色,一袭紫裙格外吸睛。当天她专程从广州来到现场,她告诉记者:“我一直有看粤剧的习惯,但还是头一回见识游戏与粤剧的跨界融合,感觉非常新奇。”
与陆女士相似,现场不少观众都是“粤剧迷”兼游戏玩家。来自广西南宁的韩女士“入坑”《剑网3》五年,她告诉记者:“我一直很喜欢粤剧文化,但不得不承认,传统粤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但粤剧与游戏结合破圈后,能借助其庞大的玩家基础,极大地促进粤剧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
名角实力演绎
唱念做打见真功
“戏曲很重要的一点是角儿的艺术。”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赓续华对演员们的表现印象深刻,“两位主演功夫很深,有这样优秀的名角在,才能‘拽’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据悉,《决战之燎原》汇聚了业内顶尖创作阵容,艺术顾问团队包括冯刚毅、丁凡、欧凯明、王佳纳、陈锦荣、卜灿荣、陈建忠、陈奔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并由一级编剧欧舜执笔剧本,一级导演韩剑英坐镇执导。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剧方供图)
参演阵容同样星光熠熠,该剧由“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彭庆华和李嘉宜领衔主演,深圳市粤剧团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深度参与,以深厚的表演功底与强劲的舞台张力,为剧目注入独特艺术魅力。
首演当晚,彭庆华与李嘉宜默契搭档,将李承恩与小七之间微妙有趣的情愫演绎得活灵活现。
“昨晚演员们的发挥,几乎接近完美。”陈艳冰称赞演员们的表演“技巧精湛,在当今舞台已属凤毛麟角”。欣喜之余,她也流露出一丝惋惜,她提到如今粤剧仍面临着一定的欣赏门槛,许多演员在唱念做打间的细腻设计与深厚功力,并未完全被观众领会。“我也期待能有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近粤剧、读懂粤剧。”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
粤剧《决战之燎原》首演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许多观众也以《剑网3》的经典角色造型走进剧场。27岁的张女士入坑游戏12年,当晚她身着定制款天策门派服装,专程从广西赶赴深圳。她向记者分享道:“这是我第一次看粤剧,当游戏里的门派专属BGM响起时,我觉得很燃很感动。更难得的是,这部剧在游戏基础上还有自己的创新,整体观感超乎预期。”
许多业内人士也对该剧提出一些建议。季国平向记者表示,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创新,但灵魂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戏曲“以情动人”的传统,他坦言,目前《决战之燎原》在戏曲化表达上仍有提升空间,“再新的舞台、再新的题材,最终都要回归戏曲本身,化为真正的艺术表达。”
丁凡则对音乐与剧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指出,目前音乐情绪“太满”,缺少起伏,如果能够配合演员情绪设计出更有张力的旋律,不仅更贴合剧情,观众也更容易入耳。而在剧本上,他则建议故事情节可以进一步调整,变得更流畅自然。
“但这些都可以在首演之后逐步调整,我始终认为这出戏潜力很大,很有前途。”丁凡说。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摄影:南方+记者 王俊涛(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