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家国共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9月26日,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走进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银湖社区,开展“共享文化之美”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以红色展演、艺术体验与暖心慰问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献上一场融历史厚重与时代温情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活动在《理想照耀中国》系列短片展播中拉开帷幕。“真理的味道”“最牛炊事班”等片段,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追寻信仰的坚定身影。随后,青年学生以朗诵《十六岁》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作品以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线索,串联起战火年代与和平时期两代青年的理想共鸣。朗诵爱好者深情诵读《戴安澜家书》,让抗战英雄的铁骨柔情与家国大义深深打动在场观众。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元素。”深圳市政协副主席乔恒利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文化清泉更直接地滋润基层土壤,丰富居民精神家园,共同涵养城市文明内涵。
现场,传统艺术与佳节氛围巧妙相融。深圳市政协委员孙国瑜箫声婉转,一曲《但愿人长久》传递出中秋团圆的美好祝愿。在随后举行的赠月饼仪式上,社区老人代表接过节日慰问品,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温情互动中悄然传递。“活动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节日的温度,希望这样的文化体验能常来社区、常伴生活。”银湖社区工作人员感慨道。
活动在全场齐唱《歌唱祖国》的激昂歌声中推向高潮。通过《理想照耀中国》中“第二首国歌”创作故事的讲述,观众对这首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典歌曲蕴含的赤子情怀有了更深理解。“当歌声响起,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爱国情怀与历史记忆同频共振的力量。”领唱位建江说。
此次银湖社区活动是清水河街道扎实推进“文化下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道积极联动市区两级文化部门,深度整合优质资源,构建起多元化、常态化的文化供给体系。一方面,街道紧密对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惠民展演、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等高品位活动,依托区文化馆清水河分馆开展古典舞、趣味彩泥、流行舞等公益培训,并联合推出非遗剪纸、象棋大师课、潮汕戏曲等14项特色项目,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文化惠民格局;另一方面,以街道综合文体中心为主阵地,常年免费开放舞蹈健身、非遗潮剧、亲子阅读等主题空间,年均开展活动约400场,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推动文化惠民从“偶尔盛宴”转向“日常陪伴”,有效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滋养群众精神家园。
南方+记者 曾南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