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5月12日,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和市红十字会,在广州开展“卫生应急进家庭”主题宣传活动,以“发放平安礼包+互动科普”的形式,向市民广泛普及安全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广州市“家庭医疗应急包”建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由广州市医疗、应急和消防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分为基础包和扩展包两个版本。其中,基础包包含7类32种家庭常备医疗物资,扩展包则包含应急逃生绳、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灭火毯等消防应急器材和应急生活物资等两大类12种常备应急物资。
“以前家里没有专门的应急物资,现在有了这份清单和急救包,心里踏实多了。”市民王女士领取“平安礼包”后笑着说道。
为了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消防知识,广州消防在活动现场设置多个互动科普展区,其中消防隐患排查、“小电驴历险记”和移动模拟灭火演练魔箱成为现场焦点。
活动现场,市民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习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充电风险防范及火灾应急处理等消防安全知识,并在模拟隐患游戏场景中,深入了解居家厨房、学生宿舍、娱乐场所等5类常见场所火灾隐患。消防员还现场演示防烟面罩、逃生绳、灭火毯等装备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市民进行实际操作。
“这些项目太有意思了,感觉非常实用!”参与活动的李先生兴奋地表示,通过互动体验,市民不仅掌握了逃生避险技能,还增强了应对突发火灾的信心。
家庭消防器材的标准化配备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一环。近期,广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印发《居住类场所消防器材应急储备清单》,针对普通住宅、出租屋、公寓等不同居住场所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集中连片出租屋需在每间卧室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并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高层住宅建议配置逃生缓降器等专业装备。
广州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扎实组织各类宣传培训演练,大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引导居民家庭配备、掌握基本应急器材,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文字:南方+记者 曾良科 通讯员 穗消宣
图片:穗消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