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意山林到烟火市井,从音乐嘉年华到乡村艺术展,“五一”期间游客在云浮不仅触摸到城市的灵魂,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脉动与青年力量的蓬勃。
据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五一”假期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旅游收入52353.49万元,同比增长9.92%,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诗意山水 旅游体验再度升级
云浮的山水从不缺诗意。“五一”期间,精彩纷呈的景区活动更是让诗意化为可触可感的旅游体验。
作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新兴凭借深厚的禅文化底蕴、丰富的温泉康养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文旅活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游客的“心头好”。
走进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五一”期间门庭若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尽享惬意的休闲之旅。“这是我第一次来新兴玩,之前就听说过国恩寺,这次也是慕名而来,不仅可以祈福观光,还可以在酒店泡温泉,氛围特别好,和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外地游客张小姐表示。
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化身“山水乐园”,禅龙峡漂流在初夏的暖阳中正式开漂,游客在激流中体验速度与清凉,山间回荡着欢笑声与尖叫声。峡谷之外,玻璃桥、空中飞人、小火车等游乐项目排起了长队,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在惊险与趣味中共享亲子时光。
从惊险刺激的峡谷漂流,到独具风情的篝火晚会,再到漫游穿梭的山间小火车,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举办的“音乐美食漂流暨徒步六祖圣山嘉年华活动”集互动、体验、交流于一体,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游玩体验。来自广州的何小姐感叹:“这里的环境让人非常放松,行程安排既刺激又惬意,特别适合全家出游。”
禅域小镇的夜晚属于音乐与经典。莲花剧场内,《海阔天空》《当年情》的旋律被乐队重新演绎,“70后”“80后”游客跟着节奏哼唱,年轻人在台下挥舞荧光棒,不同年龄层的集体记忆在此刻被唤醒。
不远处的翔顺象窝山生态园,一场“茶韵国潮·象聚五一”活动让茶香与国潮碰撞出别样风情。景区内,国风杂技、舞蹈、非遗变脸、乐队演唱等各类演出逐一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激情碰撞。现场还有茶叶礼盒、自制柠檬茶、文创雪糕、手串、簪子等产品,为游客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在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豚趣无限·快乐金夏”主题活动以卡皮巴拉IP为核心,通过主题打卡点、快闪巡游、创意手工坊和互动摊位等,营造童趣与活力并存的假日氛围。
“五一”期间,罗定长岗坡渡槽尤为亮眼。这座曾因水利工程而闻名的渡槽化身“网红打卡地”,音乐嘉年华的舞台搭在渡槽旁,在灯光映衬下,古老石砌建筑的轮廓愈发清晰,还有“网红”歌手与本土乐队轮番登台,歌声与流水声交织。“以前长岗坡渡槽只是‘老水利’,现在成了国家3A级景区,家乡的变化让人自豪。”村民陈先生感慨道。
“艺起乡见”乡村音乐沙龙现场。资料图片
“艺起乡见”乡村音乐沙龙现场。资料图片
除音乐嘉年华外,罗定市罗平镇还在“五一”期间同步推出“2025长岗坡网红烟花美食游乐嘉年华”。活动现场,美食摊位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只见大家拿着烤串,捧着奶茶,说笑玩闹,穿梭于美食摊位与游乐设施之间。
此次活动涵盖亲子游乐、特色美食品鉴等,集美食、娱乐、观光于一体,是罗平镇推动“文化+旅游+音乐+美食”多元融合的创新实践。未来,该镇将持续挖掘长岗坡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通过举办更多元更精彩的文旅活动,全力打造长岗坡特色旅游品牌,为进一步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印证着景区旅游的火热:天露山酒店入住率超93%,龙山温泉酒店、悦天下酒店、万豪酒店、禅泉度假酒店等入住率均在75%以上。景区活动的设计者深谙“体验为王”之道——漂流、徒步、篝火晚会、烟花秀……多元场景不仅满足了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向往,更通过互动与参与,让山水之旅成为市民游客难忘的记忆载体。
古韵今辉 乡村游热力十足
在云浮的乡村,发展文旅不是简单的“引流”,而是一场关于文化根脉与时代活力的对话。
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是一条拥有569年历史的古村,“五一”期间因一场主题艺术展焕发新生。40多幅摄影作品悬挂在斑驳的老墙上,镜头下的蜿蜒小巷、嬉戏孩童、新修村道,无声诉说着“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迁。
4月28日,“晾晒时光·一村故事”云城区“乡村艺先生”助力安塘街道“百千万工程”主题艺术展(下称“主题艺术展”)开幕,活动以“时光”为轴,以艺术形式表现云城区安塘街道乡村振兴的肌理,展现古村活化、产业新生与社群共治的多元叙事。
此次主题艺术展举行至5月11日,在“五一”期间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展。
“没想到这么巧遇上了这个展览。在村里看艺术展,还真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陈小姐来自广州,此前曾听闻下白村的“猪圈咖啡屋”,并于“五一”假期慕名而来,此次主题艺术展成了她的意外之喜。
晾晒时光,一村故事。在摄影师们的镜头下,在巧妙变化的光影之间,历经岁月洗礼的古韵新村被定格。朱楚欣是此次主题艺术展的策展人之一,她表示,这些影像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云城区乡村振兴的见证,晾晒的不仅是作物,更有村民对生活的期望。
“五一”假期前,“镇镇有声”——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下称“‘镇镇有声’项目”)启动,为乡村注入了持续活力。
其中,下白村变身“活力市集”——农特产品展示区,云城区8个镇街展示着各自的特色农产品,还提供试吃体验,摊位的鲜甜无花果干、软糯手工糕点、新鲜小青龙等无不吸引着市民游客;非遗文化区,石艺、南乳花生、豉油膏等非遗特色摊位琳琅满目,石艺匠人“指尖生花”,现场创作,引来阵阵赞叹声。
说起下白村,这里的无人值守信用超市远近闻名。“五一”期间,“镇镇有声”项目通过延续下白村信用菜摊模式,强化乡村诚信文化传播,吸引和招募更多当地和周边农户把新鲜蔬果、粮食作物、传统糕点、地方小吃送进无人值守信用超市。
“菜摊上挂着红色小袋子,蔬菜明码标价,大家自行购物、自行付款,是很有意思的一次体验。”梁先生来自云浮市区,“五一”期间,他与家人一起来到下白村,并体验了在无人值守信用超市自助购物的乐趣。
4月30日,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还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盛宴——“艺起乡见”乡村音乐沙龙。这场以“爱自然、爱家乡、爱生活”为主题的公益演出,用歌声与舞蹈唤醒乡愁,用文明与温情点亮乡村的夜晚。
当粤语金曲与原创民谣交替上演,星空下的歌声让游客感叹:“原来乡村的夜晚可以这么浪漫。”
都杨镇湾边村音乐节。云安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都杨镇湾边村音乐节。云安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湾边村的蝶变更令人惊叹。这个曾经以打渔为生的小村落,如今被称为云浮版“马尔代夫”,成了“网红打卡地”。
落日余晖中,游客漫步金沙江畔,打卡“五景联动”的生态画卷,在江风轻拂中尽享“诗与远方”的惬意;草坪音乐会上,年轻人弹唱民谣,吉他声浸润着青春热情;插花活动中,亲子家庭在花艺师的指导下制作小型插花作品,编织诗意;趣味投篮赛场上,少年连中三分球,赢取大奖的欢呼声点燃全场;广场舞展演中,大妈们踏着节拍,舞出幸福的节奏。
湾边村的数据同样耀眼: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前三天,当地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与春节假期热度基本持平,极大带动周边民宿、酒店以及餐饮消费。而数字亮眼的背后,是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更是乡村从“被看见”到“被记住”的跨越。
活力奔涌 青年舞台精彩纷呈
青春,是云浮文旅画卷中的一抹亮丽色彩。“五一”期间,结合“五四”青年节契机,创意市集、创业沙龙、音乐会等活动在云浮乡野轮番登场,以青春力量赋能农文旅融合。
新兴县禅域小镇的“青创未来 筑梦青春”新兴县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创意市集上,文创产品、手工艺品、游戏、茶饮美食等各类创意商品和趣味摊位引人驻足。
在云安区富林镇的高二礼堂,一场青年创业沙龙掀起头脑风暴。
“从零到一如何打造家政品牌?”“废弃猪圈如何变身网红打卡点?”“一块‘云石’怎样成为文创爆款?”活动现场,青年创业者们分享案例。其中,创业青年古纪莹的“猪圈咖啡屋”成为讨论焦点——她与团队小伙伴将村里的废弃猪圈改造成咖啡屋,假日日均营业额突破6000元。“乡村不缺资源,缺的是年轻人的想象力。”她总结道。
夜晚,富林镇还举行了一场星光璀璨的青春音乐会。《友情岁月》《光辉岁月》《大鱼》《世界赠予我的》《蓝莲花》《new boy》……从云浮十大歌手到音乐专业特长生,再到流行摇滚乐队,脍炙人口的歌曲逐一上演,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收获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在灯光闪烁间,在音符跳跃间,乡村活力奔涌。“以前觉得乡村活动土,现在发现,这里才是自由的舞台。”一名大学生观众表示。
罗定市罗平镇的“青春助力百千万 兴乡赋能县镇村”五四文艺晚会,则将青春力量融入乡土情怀。其中,合唱节目《长岗坡之歌》以质朴动人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了当代青年扎根乡土、建设家乡的赤子情怀。
“我是过来这边游玩的,没想到乡村晚会能达到这么高的艺术水准,节目既保留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的乡村新风貌。”一名游客表示。
从创意市集到创业沙龙,从青春音乐会到文艺晚会,一场场精彩的活动,正重新定义乡村的价值——它不仅是乡愁的归宿,更是青年创新创造、发挥想象力的试验场。
“文化+”赋能 “沉浸式”感受城市魅力
文旅发展的深度,离不开文化的浸润与传播的巧思。
“五一”期间,云浮市图书馆成为“文化灯塔”。“墨香雅韵——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主题展”推介鲁迅、老舍等名家作品,并设置读者留言区,供读者交流探讨文学经典内涵。隔壁的“最美中国色展览”则通过“中国传统色”“万物有色”“秀色衣冠”三个板块,系统展示中国传统正色、间色的衍化与传承,为读者提供发现中国色彩之美的视角。
在云浮市图书馆一楼,综合服务区的“古法造纸知几多”体验活动,以及市民学习中心的“分享图书交换快乐”图书盲盒交换集市,则为家长与孩子创造了亲子活动的空间。
博物馆与文化馆同样不甘示弱。“长在红旗下——新中国少儿文学艺术形象展”通过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时期以少年儿童为主角的文学作品,再现众多经典儿童文学艺术形象,丰富少年儿童精神世界,也勾起了中年游客的童年回忆;“五一劳动节非遗线上展览”则以禾楼舞、云浮石艺、云安八音、连滩飘色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为看点,让市民游客感受云浮非遗的魅力。
宣传策略上,云浮深谙“流量密码”。“五一”假期前,云浮市发布《五一踏青云浮,这份乐享指南快收藏~》《五一畅游云浮|禅意山水邂逅千年文化,两条宝藏线路带你玩转假期!》《十五运吉祥物带你游云浮》等推介。
此外,市县两级还利用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宣传推介当地的旅游资源。如云浮文旅发布《喜洋洋和乐融融带大家五一游云浮》、云安区发布《此间山水,活力都杨》、罗定市发布《山水田园,心灵之旅》宣传片等,有效宣传推介特色旅游资源。
线下,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借助促消费活动推出三大文化体验之旅,将消费场景延伸至山水田园之间——
围绕禅文化,“最佛系·禅意生态之旅”以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禅域小镇、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悦天下生态度假区和金水台温泉小镇为核心,让游客在禅意生态中净化心灵,还可品尝新兴凉果与青梅等特色产品;
围绕石文化,“最文艺·石艺休闲之旅”串联蟠龙洞风景名胜区、云石遗址公园、大金山、永盛健康生态园和红营茶场,沿途茶叶与番薯飘香,让旅程充满烟火气;
围绕南江文化,“最探秘·南江寻根之旅”深入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江田园文化旅游小镇、磨刀山遗址、长岗坡渡槽和鹰飞跳伞俱乐部,带领游客品尝郁南印糍、罗定皱纱鱼腐、黄皮饼等美食。
“五一”假期的云浮,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景区内,诗意山水更加具象化;乡村中,传统与新生对话;青年身上,理想与实践交织;活动里,“文化+”解锁“流量密码”。这场火热的文旅盛宴,不仅是消费数据的攀升,更是一座城市对生态、文化、青春价值的深度挖掘。当游客散去,云浮留下的,不仅是口碑与记忆,更是一条以文旅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南方+记者 陈玮琪 方镇彬 崔洪铭 冯焕哲
通讯员 芸文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