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检查变少了,治疗时间变短了,每笔费用都花得明明白白,通过医保报销后自费少了很多!”市纪委监委驻卫健局纪检组在走访罗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正在住院的李大叔说道。通过专项整治,全市医保基金管理更加高效、医疗服务链条不断延伸,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医保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医保基金使用安全更是关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惠州市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联合市卫健局、市医保局开展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坚决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
医保基金使用主体多、链条长、风险点多。市纪委监委紧盯基金申请、审核、拨付、清算等关键环节,督促市医保局组织医院、药店等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及时查漏补缺,切实守好基金安全“第一道关口”。整治以来,全市948家定点医疗机构、3343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自查自纠,退回医保基金1617.98万元。
“对糖尿病患者短期内多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如同在一天内多次测量同一患者身高,这是过度检查。”以自查自纠为基础,市纪委监委驻卫健局纪检组联合市医保局强化协同联动,采取查阅医保报销凭证、数据碰撞分析、走访住院群众等方式,深入医院、药店等场所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过度检查、超标准收费、串换项目收费等问题,筑牢医保基金“防护墙”。整治以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34家,发现并推动整改“动态血压监测”超标准收费、“产前检查”串换诊疗项目收费等问题23个,约谈医疗机构59家。
突出高压震慑,市纪委监委还积极推动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动执法,加大查处力度,畅通医保欺诈案件查处和移送渠道,严肃查处欺诈骗保、监管失职失责及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以来,共对定点医疗机构行政处罚485.66万元,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234家,立案审查调查5人,党纪政务处分1人,追缴医保资金366.77万元。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们开展融入式监督,既发现查处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又督促建章立制, 推动专项治理常态长效。”市纪委监委驻卫健局纪检监察组表示,针对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督促市医保局举一反三强化监管,修订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落实落细智能监管和药品追溯码制度,确保医保资金安全使用。
以药品追溯码为例,作为每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由生产企业在出厂时赋予,包含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若在销售过程中重复出现,就存在药品二次销售、被串换销售的可能。对此,市医保局将药品追溯码纳入两定机构协议管理范畴,目前,已推动全市3708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药品追溯码,接入率达86.9%,累计上传追溯码数据3874万条。
“医保基金关乎民生,更连接着民心。我们将持续深化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切实筑牢群众健康安全屏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