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走心开讲!这堂“思政第一课”,让汕头中小学生读懂家国情怀

作者 蔡沚彦 2025-09-01 21:18

9月1日,汕头迎来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日。

在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时代使命的开学季,汕头各中小学校的“思政第一课”,不约而同强调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励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学习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校同样强调关注当下,勇于担当。汕头各学校纷纷结合汕头特色,将侨批、潮剧等其作为生动的教材,将文化传承的种子深植心间,更让这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南方+节选汕头市部分中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思政课内容,让我们从这些精彩的开学第一课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学篇】

汕头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俊才:

新学年,新使命,新作为

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希望你们以毛蔚这样的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大局中。只要心怀家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每个人都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锤炼高尚品格,践行文明风尚。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成长之路依旧漫长,要善于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做到文明懂礼,自律慎独,宽容大度,乐于助人,尊师爱校,真正将“红勤实健”的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有品格、有修养、有担当的一中人。

打破思维定势,争当创新先锋。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希望你们能主动拆掉思维里固有的“墙”,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和勇敢的行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要记住,今天你们培养的点滴创新思维,都是在为未来改变世界做准备,你们不仅将成为新技术的使用者,更将成为驾驭未来、创造未来的创新一代!

汕头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郑旭:

承胜利荣光 续奋斗长卷

今天我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典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借此活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图强,捍卫和平。学校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学校师生在回望烽火岁月中深刻体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强化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勤学笃行、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汕头市东方中学党总支部书记蔡红: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感恩奋进成就梦想

她通过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劝勉同学们要以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明辨是非、修身立德,砥砺前行、成就梦想。

汕头市汕樟中学党支部书记林锦洪:

金砂乡青抗会的精神传承和时代回响

他以“金砂乡青抗会的精神传承和时代回响”开启思政第一课,并邀请金砂乡青抗会队长陈良非的后代陈舜芳老人讲述革命故事,会后全校团员前往青抗会遗址参观学习,学生们学习先辈们 “热血纾国难” 的家国情怀,更坚定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汕头市飞厦中学党总支书记庄召强: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背景讲起,阐述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就如何有思考地观看9月3日阅兵式提出了具体建议:了解历史背景、关注装备背后的科技含量、思考体系作战概念、感悟军人精神风貌、体会和平的珍贵、寻找自己的责任。他强调,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在生活的每一天。对初中生而言,爱国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尊重他人、学会合作、树立远大志向。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庄思明: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们要传承“真理必胜”的信念,在追求真知中攀登科学的高峰。今年6月,我国为载人登月任务研制的“梦舟”飞船和“长征十号”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了首次联合发射!希望大家保持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用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点燃思想的发动机,锁定目标轨道,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克服每一个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们要秉持“团结必胜”的精神,在校园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结果。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长城;八十年后,这种团结精神在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再次展现。希望大家在这个集体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拒绝“内卷”,反对“冷漠”,抵制“欺凌”,用团结的力量迎接一切挑战。记住: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集体的智慧却能移山填海。

我们要弘扬“奋斗必胜”的意志,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新时代逐梦前行。抗战14年,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奋斗意志从未磨灭,最终迎来胜利曙光。在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我们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才能避免被“卡脖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广二师龙湖附中党委书记郭剑锋:

为党育人,为国备才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为师生成长、成人、成才全面服务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方略,推动美丽校园、幸福校园的建设。

号召全校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人人争先锋,处处当模范,个个有作为。校园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让为党育人,为国备才,成为附中办学的鲜明色彩和永恒旋律。

汕头市下蓬中学校长林少娜:

守正创新启新程 立志报国写青春

要树立时代担当意识,矢志成为栋梁之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学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要守正创新,师生共谱发展华章。时代浪潮滚滚而来,我们要坚守真理,要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师生共同促进成长,推动学校的发展。

要接续传承,发扬百年老校底蕴。进入下蓬中学,同学们要谨记并践行“知书达理”校训,要热爱校园一草一木,热爱师长,尊重父母,团结同学,以在母校成长为荣,以母校发展为荣。

汕头市新溪中学校长辛维丰:

团结凝聚力量,自强诠释青春

14年抗战中,中华儿女以3500万人伤亡的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潮汕抗战与海外侨胞的侨批家国情怀,都值得铭记。先辈们凭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赢得近代中国反侵略首次完全胜利,这场纪念也让我们懂得:和平需珍惜,团结能克敌,自强是民族根基。

爱国不是空话,需用行动诠释“团结”与“自强”。“团结”在不同场景有不同内涵,新学期希望大家学习上互帮、活动中协作,凝聚团队力量。 “自强”的榜样是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强要有逆境开辟航道的魄力、挫折中锻造韧性的意志。

汕头市广澳学校校长陈基斌:

深化爱国主义学习,做祖国的美丽花朵

他在师生面前,激情洋溢地讲述着国家的历史与未来。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到新时代中国的辉煌成就,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深情,激发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陈校长鼓励学生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言辞恳切,语气坚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心中燃起了为祖国奋斗的热情。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金湾学校书记、校长吴晓哲:

荣光承使命,携志赴新篇

新起点上,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即将到来,其中三种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坚守的力量,如阅兵战士般,汗水透衣仍目光坚定。学习亦是持久战,面对难题与惰性,课堂专注、作业认真、及时订正,这些点滴坚持,能让我们稳步成长。

协作的力量,阅兵方队整齐步伐源于反复磨合。校园里,小组讨论倾听他人、运动会为队友助威、打扫卫生主动分担,一人优秀是亮点,众人优秀才是风景。

担当的力量,先辈护家国、战士守和平,而我们的担当,就在对知识的渴望、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中。强大国家,需每个人奋力托举。

【小学篇】

汕头市东厦小学党总支书记黄汉辉:

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他精心挑选古今自强故事,从先贤逆境求索到当代榜样奋斗事迹,用生动讲述为学生启迪智慧。勉励同学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相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汕头市长厦小学校长王恩生:

新起点,在时光里种出自己的模样

他向同学们分享了百年名校聿怀中学校友——中国核潜艇的开创者黄旭华的事迹,阐述“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为梦想拼搏”的要义,鼓励同学们以黄院士为榜样,养成自律等好习惯,在新学期为各自的梦想全力拼搏。

汕头市桂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燕群:

以少年之志,赴未来之约

她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与阅兵盛典,勉励同学们铭记历史、立志报国,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学习,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困难,争做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奔赴未来的时代之约。校长的谆谆教诲为新学期注入了满满正能量!

汕头市汇翠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克星:

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他回顾了先辈们艰苦决绝的抗战岁月,他说,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孕育出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生活在国家繁荣发展的最好时期,大家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爱党爱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汉明:

铭记历史、逐梦未来

他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述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着重强调传承抗战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为守护和平、捍卫家国所付出的牺牲,帮助学生理解 “胜利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他鼓励大家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把爱国情怀转化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实际行动,立志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结合新学期起点,黄校长针对学生成长提出具体要求:一是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树立家国情怀,做到爱国、爱家、爱校,爱护公物;二是心怀感恩,孝敬长辈、尊敬老师,严守纪律、文明有礼,争做新时代文明小公民;三是树立远大理想,以不怕困难的劲头刻苦学习、加强锻炼,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校长黄泽雄:

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从红色故事里的英雄事迹,到新时代赋予少年的使命担当,黄校长的话语铿锵有力、直击心灵。当讲到 “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时,台下学生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将 “争做时代新人” 的信念深深镌刻在心中。

汕头市龙湖区丽日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蔡跃:

弘扬侨批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侨批不仅是一封封家书和汇款凭证,更是海外侨胞爱国爱乡、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一位海外侨胞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省吃俭用,定期寄回侨批资助贫困学生。这位侨胞虽远在异国他乡,却始终心系家乡的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热爱。

全体同学要牢记侨批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学期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汕头市龙湖区陈厝合小学校长陈鹃:

赓续抗战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民族之魂。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这种不畏艰难、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要深刻理解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动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涵养积极向上的进取品格。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人生规划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汕头市濠江区马滘实验小学校长邱玉玲:

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进取品格

同学们,家国情怀并不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词。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感,最终要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涵养进取品格,从小立志,勤奋学习,锻炼本领。首先,要立下志向。其次,要勇于克服困难。最后,要付诸行动。

希望你们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血脉,将家国情怀放在心间,将进取品格付诸行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汕头市濠江区三寮小学校长陈敬喜: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从抗战历史中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80年前,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抗击侵略、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伟大抗战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支撑着民族在苦难中走向光明。

新时代的我们,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更要传承“百折不挠”的韧劲,以进取品格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个人理想上,要厚植家国情怀,融入中国梦,勇敢面对困难,树立坚定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决心,做一个有有责任感的好少年。

汕头市达濠民生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烈章:

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共创未来

他带领全体师生深情回望了八十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通过讲述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悲壮事迹,以及王二小、小兵张嘎等用勇敢和智慧为抗战贡献了力量的少年英雄,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危难面前的不屈抗争。校长特别提到,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段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历史必须被永远铭记。

看完各学校书记、校长的开学寄语,哪一句最打动你,欢迎参与点赞互动和留言评论!


为你喜欢的开学寄语点赞(可多选)(可多选) 汕头市第一中学 汕头市第二中学 汕头市东方中学 汕头市汕樟中学 汕头市飞厦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 广二师龙湖附中 汕头市下蓬中学 汕头市新溪中学 汕头市广澳学校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金湾学校 汕头市东厦小学 汕头市长厦小学 汕头市桂花小学 汕头市汇翠小学 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 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汕头市龙湖区丽日小学 汕头市龙湖区陈厝合小学 汕头市濠江区马滘实验小学 汕头市濠江区三寮小学 汕头市达濠民生学校 提交


汕头思政课,何以“走新”更“走心”?又一年开学季,思政第一课何以成为汕头校园里最隆重的一课。更多报道请持续关注本周四《南方日报·汕头观察》。

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