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大湾区,全运绿能 “黑科技”都有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
由电光水雾系统模拟的
“科技火焰”
在全运会史上首次跃然而起
这场“绿色加冕”的奇观
营造出逼真又梦幻的视觉效果
也昭示着
“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
已融入赛事的每一个细节
绿色办赛
广东赛区的89个场馆
超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
从源头减少新建带来的巨额碳排放
港澳赛区同样
最大化利用现有设施
避免资源消耗
广州赛区构建
“零碳、近零碳、绿建星级”
三级绿色标准
系统推进低碳转型
三个停车场内
近三千平方米的光伏车棚
年均发电量约50万度
恰好覆盖体育场全年用电
成功实现“近零碳”目标
智慧赋能
真正的智慧
不止于绿色发电
更在于精准的能源管理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内
能碳管理平台
化身“环境指挥官”
实时监控
电、水、碳排放数据
动态预警能耗异常
本届赛事全程使用100%绿色电力
有关方面一次性采购
18.8万张“绿证”
覆盖全运会
超1.88亿千瓦时赛事用电
远方清洁能源与场馆自身绿电
相互结合
构建起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绿色办赛
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群众
珠三角9市前三季度
PM2.5浓度持续保持低位
广州市34个全运省控水体水质优良
……
赛事绿色成果正转化为
市民可感知的生态福祉
本届全运会的绿色实践
正从临时措施
逐步沉淀为
城市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这不仅是一场赛事绿色转型的
成功尝试
更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
生动实践
编辑 陈文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