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季将至,这份超全流感疫苗指南请收好!

广州市健康教育所 2025-11-04 08:27

近日,秋意渐浓,昼夜温差加大,流感也进入了高发季节。国家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指出,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为了解答大家关于流感疫苗的种种疑问,我们整理了这份详尽的科普指南,助您和家人安心度过流感季。

一、认识流感:它可不是“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极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办公室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危害大:感染后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重点人群需警惕: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

二、流感疫苗:您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01

今年的疫苗更新了吗?

是的,疫苗组分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每年更新,以确保其保护效果。

2025—2026年度北半球主流三价疫苗包含以下三种病毒株的类似株:

甲型H1N1类似株;

甲型H3N2类似株(本年度已更新);

乙型Victoria系类似株。

四价疫苗则在三价基础上,增加了一种乙型Yamagata系类似株。

简单来说:今年的疫苗针对当前流行的病毒株进行了优化,保护更精准。

02

有哪些种类的疫苗可以选择?

我国目前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类,大家可以根据年龄和自身情况选择:

三价灭活疫苗(IIV3):适用于≥6月龄人群,通过注射接种。

四价灭活疫苗(IIV4):相较于三价,覆盖的病毒谱更广,适用于≥6月龄人群,通过注射接种。

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采用鼻内喷雾方式接种,无痛便捷,适用于3-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03

哪些人强烈建议接种?

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每年接种。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以下8类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

医务人员:保护自己,也保护患者。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

孕妇:国内外大量证据表明,孕妇在孕期的任何阶段接种灭活流感疫苗都是安全的,且能同时保护妈妈和新生儿。

6~59月龄的婴幼儿和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通过建立“免疫屏障”来保护无法接种的小婴儿)。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04

什么时候接种最合适?

抗体产生时间:接种后通常需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黄金接种期:为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9月至10月是接种的最佳时机。

错过怎么办:只要整个流行季节尚未结束,即使错过了最佳时间,仍然建议补种,晚打比不打好。

05

接种程序是怎样的?

6月龄~8岁儿童:

首次接种: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4周。

既往接种过:本年度接种1剂次即可。

如果选择减毒活疫苗(鼻喷),无论是否接种过,都只需1剂次。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每年仅需1剂次。

06

安全吗?有哪些不良反应?

流感疫苗非常安全。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和自限的,包括: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酸痛。

全身反应: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

这些反应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我国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07

鸡蛋过敏的人能打吗?

可以! 根据最新指南,鸡蛋过敏已不再是流感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目前国内部分疫苗说明书已不再将鸡蛋过敏列为禁忌。如果您或您的孩子鸡蛋过敏,可以选择说明书允许接种的流感疫苗,接种后按要求留观即可。

08

孕妇真的可以打吗?

是的,而且强烈建议接种! 孕妇感染流感后重症风险高。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均证实,孕期任何阶段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安全的,不仅能保护孕妇,还能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宝宝在出生后6个月内也得到保护。

三、接种禁忌一览

禁止接种的情况:

❌ 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抗生素等)过敏者。

❌ 有过任何一剂流感疫苗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LAIV,鼻喷)的情况:

免疫功能低下者。

孕妇(注:可选择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使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的青少年儿童。

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接种前近期使用过特定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者。

温馨提示:如果您正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或发热,建议暂缓接种,待痊愈或病情稳定后再补种。

健康无小事,预防是第一道防线。 别再犹豫,趁着流感高峰尚未到来,快带上家人,前往您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接种门诊,咨询并接种新一年的流感疫苗吧!

转发这份指南给关心的人,一起为健康建立起坚实的“防护盾”!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进行科普解读,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接种事宜请以接种单位医生的现场评估为准。

来源: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编辑整理

编辑:梁晓珊

校对:翁锦宁

审核:王志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