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夜晚被一阵阵喝彩声点燃,2025年“邀您看戏”系列活动“惊鸿”体育杂技专场展演精彩上演。蔡李佛拳的刚劲招式、龙川杂技的民间绝活、广州杂技团的创新演绎,搭起了一台让现场大小朋友直呼过瘾的“炫技”大戏。
展演当晚,一场“硬功夫”与“巧绝技”的碰撞在广东省非遗馆非遗剧场拉开帷幕。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广州杂技团同台献艺,更有广州北胜蔡李佛拳精彩亮相,用实力诠释非遗的文化内涵与创新活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蔡李佛拳率先登场,《金鼓齐鸣》中,狮鼓群奏响彻全场,拳师们随鼓点舒展拳脚,一招一式刚劲有力,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薪火相传・北胜梦》以稳健身形、凌厉招式尽显硬桥硬马之功与南拳精神。
随后,省级非遗项目龙川杂技一登场,便以《蹬技》《顶技》掀起当晚展演高潮。这项来自“杂技之乡”的民间绝技在剧场铺开了一幅鲜活的民间画卷。而后《抖空竹》又以灵巧的身姿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的目光,寻常的竹器在演员手里演绎出万千花样。
广州杂技团的表演则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魂:《宗师》中,演员化身武术宗师,在翻滚跳跃间演绎江湖豪情;《柔术转毯巧贴窗》提取广东剪纸中的“窗花”元素,“单手顶转毯”“口咬转毯”“陀螺脚柱”“扭腰技巧”等动作灵动流转;《中华魂》则以大鼓、长鼓在足尖的变幻,传递出团结自强的民族精神。
展演当天下午,四层南风传韵小舞台早已摆好了“开胃小菜”,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的《顶缸》《钻桶》《小丑互动》轮番亮相。顶缸的稳、钻桶的巧与小丑互动的趣,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此外,本场活动还与“我是非遗小记者”系列活动联动,多名小记者化身小小主持人,用童言童语解读非遗内涵,甚至深入舞台后台,与龙川杂技非遗传承人对话,探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背后的坚守与传承。
南方+记者 杨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