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供销社购买粮油、化肥农药、糖盐,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从计划经济时代宛如魔术师百宝箱般的存在,到如今转型为服务居民需求的惠农综合服务中心,近年来,湛江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依托各助农服务综合平台(中心)兴民风、教农技,为湛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综合商超实惠购
为农服务底色越擦越亮
在麻章太平镇,宽敞明亮的“众家旺”超市中人来人往,日用品区米面粮油和生活用具一应俱全,生鲜区中的平价果蔬受到广泛青睐。该镇居民徐先生正与妻子选购新鲜蔬菜:“这里商品价格实惠、购物环境好,而且离家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采购的首选。”
镇上市民正在超市中选购蔬菜。
镇上市民正在超市中选购蔬菜。
太平供销社位于镇中心核心地段,毗邻镇政府、农贸市场和人民广场,地理位置优越。立足于区位优势,自2023年起,太平供销社主任卢建树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为农、务农、兴农”为宗旨,持续盘活闲置老旧社有资产,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提质改造。
通过租赁合作、拆旧建新,如今,一栋崭新的两层综合楼拔地而起。一层的“众家旺”综合性商超宽敞明亮,周边商铺整洁一新,三层的办公室经过全面升级,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改造后,该社的社有资产价值直线提升,成为市直属基层供销社中首个采用此模式成功改造的案例。
改造后,太平供销社办公楼焕然一新。
改造后,太平供销社办公楼焕然一新。
其中,“众家旺”连锁超市于2024年正式营业。该企业拥有成熟的连锁经营模式、规范的进货渠道和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其生鲜商品周转快、品质新鲜,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实惠的商品和服务。经过一年运营,已惠及全镇21个行政村。
众家旺超市为镇上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服务。
众家旺超市为镇上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服务。
“助农服务中心利用镇级或村级原有的社有资产升级改造,一方面是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降低了超市场地租金成本,使超市得以制定更低的商品售价。”湛江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购物服务,这家超市还为当地提供了约40个就业岗位,切实发挥了惠民利民的社会效益。
全域焕新
基层社改造活力日益迸发
供销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其发展好坏,关系到为农服务的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供销合作社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组织体系比较完备等优势,又积极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协力推进助农服务综合平台(中心)建设,推动形成供销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共建共管共享发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湛江市供销社兼顾公共性和公益性,坚持市场化原则,大力推进县域及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助农服务综合平台(中心)建设运营,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基金引导作用,确保助农服务综合平台(中心)建得好、服务优、可持续。
近年来,湛江市供销社充分利用具备建设条件的旧仓库、旧厂房和闲置土地等建设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助农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各地供销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并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大力拓展经营服务功能。
民安供销社已完成地基施工。
民安供销社已完成地基施工。
在遂溪县,杨柑供销社正加速推进社有资产改造二期工程;吴川市兰石供销社通过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将建成1385平方米的供销社农贸市场;赤坎老街和平路老旧物业今年启动升级改造工程;廉江20余个镇供销社资产,已基本改造完成。
此外,在湛江市供销社的指导下,民安供销社“五一”期间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地基施工;东山供销社改造项目进展迅速,主体建筑第二层已顺利封顶……目前,全市13个市直属基层供销社中,已有4个完成资产改造,4个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东山供销社主体建筑第二层已封顶。
东山供销社主体建筑第二层已封顶。
老瓦房“变身记”
社有资产有效盘活
红砖房上爬满了张牙舞爪的藤蔓,斑驳的墙壁、破旧的门窗,与四周整齐高大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湖光供销社主任沈乃敬望着环绕在外的蓝色施工围挡,心中感慨万千。
红砖房与周围现代化建筑格格不入。
红砖房与周围现代化建筑格格不入。
不久之后,这些老旧建筑将完成华丽转身,成为占地超2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超市,为周边居民提供现代化的购物体验。
“这些建筑已有数十年历史,不仅设施老旧、电路老化,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改造升级迫在眉睫。”沈乃敬坦言。
湖光供销社坐落于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拥有总面积超5400平方米的两块土地,划分为宿舍楼、办公楼和商铺,由于建筑陈旧,无论是租赁经营还是自主经营都效益不佳。
老瓦房围上了蓝色围挡,即将开始动工。
老瓦房围上了蓝色围挡,即将开始动工。
在湛江市供销社指导下,去年底,湖光供销社通过信息透明度高、社会覆盖面广的湛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公开招标,最终于今年3月成功中标并签订合约。
根据合约内容,签约公司将把背街人流较少的区域则建成一层农贸超市经营区,临街区域则改造为两层商铺用于出租,并设置超市入口,通过科学分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背街面将建成农贸超市。
背街面将建成农贸超市。
在拆建改造实施阶段,部分职工股东因对改造政策理解不充分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整个项目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困境,湖光供销社工作团队秉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耐心细致地开展政策宣讲和思想疏导工作,最终达成改造共识,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据悉,该项目预计于明年完工。改造完成后,不仅大幅提升资产价值,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采买优质农产品,享受便利的购物服务,在服务“三农”、便利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一座座崭新的小楼、宽敞的大超市拔地而起,各级供销社改造活力日益迸发,为农服务的底色越擦越亮。
接下来,湛江市供销社将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全面推进全市供销社资产改造工程,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合作机制,加快形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为农服务体系,让更多“旧资产”焕发“新活力”,使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枢纽作用更鲜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撰文:钟茵 通讯员 韩栎龙 冯文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