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澎湃浪潮中,新塘镇正以 “百千万工程” 为战略牵引,奏响从工业强镇向现代化小城市跨越的激昂乐章。
这座因牛仔纺织产业声名远播的 “中国牛仔名镇”,如今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综合治理、城乡融合六大领域精准发力,奋力书写东部中心的时代答卷。
产业领航 激活经济发展引擎
近年来,新塘镇以构建“1+2+2”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为新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积极拓宽产业纵深空间。深化“一核四圈”产业发展布局,推进约1360亩储备地招商,洽谈入库项目42个;通过“区二十条”政策腾退低效用地约700亩,引入优质项目4个,土地产出率由20多万元/亩提升至60多万元/亩。
传统产业升级焕发新活力。依托希音、抖音等平台打造 “线上线下一体” 产销模式,牛仔跨境出口量同比增长26%。第十五届国际牛仔服装文化节与新塘牛仔服装产销产融对接会成功举办,东大门牛仔时尚中心竣工招商,东华时尚数字城等延链补链项目有序推进,全年规上牛仔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
科创集群规模持续壮大。新塘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鸿凯智能产业园建成招商,万田智创园落地建设,创和智能、工业智谷等科技企业相继落户。全镇已培育高新科创企业422 家、“专精特新”企业141家、科技型企业732家,2024年规上科创产业产值达137亿元,在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过半,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
基建先行 筑牢城市发展根基
交通网络实现全面升级。新塘高铁站开通至上海、香港等7省63城的始发终到班列,构建起与华中、华南重要节点城市的互联直通通道。茅山大道、广园复合立交、站前路等枢纽疏解骨干路网建成投用,东华大道、新塘立交改造等12个项目稳步推进;同时启动陈家林北延线、创誉路西延线等连通黄埔区的道路建设,一个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正加速成型。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首期占地超5万平方米的海贝公园(一期)与沙村隧道口袋公园建成开放,为市民增添休闲好去处;永和河调蓄区、福耀玻璃厂及周边区域防洪排涝等工程稳步推进,筑牢城市安全屏障;沙埔片区交通综合治理、智慧停车项目投入使用,让城市运行更高效。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新塘镇积极推动城市连片更新改造,西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力提速,官湖片区78亩工业区整体改造招商顺利实施,16个筹建在建“工改工”项目稳步推进,从存量空间中挖潜新发展动能,为东部中心战略落地提供坚实空间支撑。
服务提质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医疗短板加速补齐。新塘中学初中部复办与教育集团化工作稳步推进,东华香江等2所学校、镇幼儿园尚诚等3所分园按时开学(园),新增学位超3200个,成功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完成选址,3轮老年人下乡体检覆盖超1.8万人次,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养老服务体系更趋健全。覆盖53个村(社区)的颐康服务站体系建成,“中心统筹指导、站点精心服务” 的半小时养老圈基本形成。民生保障持续强化,向低保、残疾人等群体发放补贴,完成 “羊城家政”“粤菜师傅” 技能培训47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65人,提供长者配餐13.6万份,用实干托举群众幸福生活。
品质升级 打造绿美宜居家园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城市绿地、乡村 “四旁” 绿化地520亩,认绿植绿超万株,4万多平方米公共区域完成绿化彩化美化,让城乡处处见绿、步步皆景。
城乡治理深入推进。对新塘高铁站周边、大敦、沙埔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各类违建33万平方米、河涌 “四乱”1330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42公里,沙埔片区、大敦片区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宜居指数持续攀升。
治理增效 构建和谐稳定环境
综治体系提档升级。镇矛调中心、大敦村矛调站建成运营,2024年调解案件超4.3万宗,信访案件量同比下降51.47%,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显著提升。
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加强。2024年,全力为建筑工人追讨工资及经济补偿,追讨补偿率达90.4%,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基层治理扎实推进,“白 + 黑” 安全联检、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常态化开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城乡融合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城市建设品质跃升。15家建筑企业与新塘镇结对帮扶,实施14个公益性项目;2025年,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将投入帮扶资金,实施广汕铁路沿线农房外立面风貌整治工程,让城乡颜值同步提升。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甘涌村市级美丽乡村完成建设,上邵村现代农业数字教育基地等项目落地见效;瓜岭村通过首批典型村验收,其乡村振兴会客厅获评 “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久裕村歌斩获全国二等奖,甘涌等7个典型村完成 “一村一品” 规划建设,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向新而行 迎接城市 “成人礼”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塘镇已明确转型时间表:7月底前完成小城市发展规划编制,2026年全力冲刺考核验收。
这座正经历美丽蝶变的城市,未来将聚焦产业能级跃升、公共服务提质、管理体制创新、城市形态重塑等六大领域攻坚,以坚定不移的姿态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朝着 “湾区小城市样板” 的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百千万工程”办公室、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永辉/文、区伟贤/部分图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