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共兴,狮山官窑焕发新活力!

作者 肖莎莎 2025-09-08 07:11

9月7日,狮山官窑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文化赋能·人文共兴”主题活动在此举行。来自佛山文艺界、企业界、媒体界的艺术工作者、主理人、自媒体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南海人文经济发展新路径,为狮山官窑的文化复兴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千年窑火重燃

文化赋能产业新生

官窑,自宋代起因水道与窑火而兴盛,素有“十里长街”之美称,是广府文化的重要节点。当天的活动主办地——官窑文化艺术中心,就是狮山面向未来的“文化客厅”,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成为推动在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平台。

官窑艺术中心一角,艺术家的陶艺作品展示。肖莎莎 摄

官窑艺术中心一角,艺术家的陶艺作品展示。肖莎莎 摄

2025年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关键期,也是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关键之年,狮山以“人文经济旺家”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狮山镇党委委员徐琨介绍,随着博爱湖国家体育公园动工建设,国赛艺术村项目落地、中国好创意大赛顺利举办,官窑文化艺术中心启用,以及小塘国际艺术墟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文体旅设施、项目在狮山落地“生长”。

其中,依托南粤古驿、陶瓷文化等历史资源及本地旧工商业遗址和水乡景致,千年官窑吸引了众多文化艺术创意团队的青睐。佛山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2.7亿元,在今年7月正式启动官窑水泥厂及马步头一期改造项目,通过“艺术+创意文旅”有机结合,为“南粤古驿·十里官窑”片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佛山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代伦认为,官窑是狮山一个重要的文化IP,要有“流量池定位”,挖掘官窑陶瓷文化、经济文化、人文故事,从文旅角度突破空间限制,先留存本地流量、再吸引周边群众,最终打造成大湾区的人文集聚地。

现场,狮山镇音乐协会带来精彩的小型音乐会,演奏多种风格音乐曲目。狮山宣办供图

现场,狮山镇音乐协会带来精彩的小型音乐会,演奏多种风格音乐曲目。狮山宣办供图

人文共兴未来

多元主体共建

活动特别设置了文明礼遇环节,表彰了一批狮山在文艺创作、精神文明传播及“文化+经济”融合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体。包括文艺领航人、活力领航人、传播先锋、人文解码者、云合伙人等多类代表接受荣誉。

这些受表彰者中,有的以艺术创作唤醒地方记忆,有的借助新媒体传播赋能狮山文旅品牌,有的通过创新运营盘活文化资产。正是这些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让狮山的人文经济转化为可见、可感、可消费的文旅体验。

主题沙龙现场。肖莎莎 摄

主题沙龙现场。肖莎莎 摄

在主题沙龙环节,各界代表围绕文化如何赋能产业、艺术如何点亮生活、文明如何驱动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狮山镇党委书记梁觉聪认为,要打造官窑文旅发展的关键在于“人”,要推动人口从“流动”转向“留存”,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官窑的发展不能依赖单一力量,需各方协同合作,共同讲好官窑故事。

活动当天,官窑文化艺术中心还设置了茶艺、花艺、陶艺体验区和音乐角,与会嘉宾亲手制作陶坯、体验传统雅艺,感受官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家带领现场的学生们体验茶艺活动。肖莎莎 摄

艺术家带领现场的学生们体验茶艺活动。肖莎莎 摄

陶艺体验区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陶艺体验区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千年官窑,正以文化为燃料,以人文为引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再次点燃燎原之火。

采写:南方+记者 肖莎莎

通讯员 狮宣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