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商”串起家门口就业链,电白马踏镇龙湾村年集体收入超50万元

作者 周梁 2025-10-21 19:48
01:24

马踏镇龙湾村农文旅商“钱景”兴旺

白天,标准化厂房里机器轰鸣;傍晚,文化广场、篮球场上文体活动人声鼎沸;夜晚,美食街上烟火升腾……走进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中心村,乡村建设发展的火热氛围令人欣喜。

龙湾村位于马踏镇中部,村域总面积8.66平方公里,邻近马踏高铁站,紧靠沈海高速马踏出入口,区位良好、交通便捷。2024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通过强村公司合作经营,村集体收入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可增收4.5万元。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以党建为舵、产业为帆,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创办强村公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区位良好、交通便捷、产业兴旺的马踏镇龙湾村。

区位良好、交通便捷、产业兴旺的马踏镇龙湾村。

“板凳议事”听民声 一个月流转建设用地130亩

“今天的主题是怎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村民说事会上,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党总支部书记冯国杨话音刚落,村民们就开始各抒己见。

“我们村正在建设典型村,村环境变好了,但有些土地还闲置着,能不能引进一些企业?”

“我家旁边的集体土地一直闲置着,靠近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特色产业是很好的选择。”

龙湾村“两委”进村入户,倾听民声。

龙湾村“两委”进村入户,倾听民声。

根据说事会决议,村“两委”决定利用村口10余亩闲置机动地发展特色种植。此后,经镇村干部、人大代表多方考察洽谈,龙湾村成功引进清塘祺楠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祺楠育苗产业园。目前,首期10亩连体大棚已建成。该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更有望成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增长点。

龙湾村农家小苑。

龙湾村农家小苑。

借助“村民说事会”平台,既讲透政策法规,又兼顾乡情民意,加速村务落地,这样的场景在龙湾村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龙湾村村“两委”秉持“党建引领、善治为基、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通过130余场“板凳会议”走村串巷、进村入户,既摸清了建设家底,也精准掌握了群众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党群服务中心。

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党群服务中心。

面对发展难题,党员先锋队主动扛起责任。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130亩中心村建设用地的集中流转,为产业落地清除了障碍。

“以前村里发展没方向,现在支部领着干,我们跟着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王姨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乡亲的心声。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龙湾村始终将党建引领放在首位,通过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的发展格局。

“村民说事会”成为龙湾村“共建共享”的有效沟通平台。

“村民说事会”成为龙湾村“共建共享”的有效沟通平台。

在村党总支的示范带动下,各自然村和村小组定期召开乡村振兴动员会、党小组会议和村民“板凳会议”,确保党的方针政策精准传达到每家每户。通过不断凝聚工作合力,龙湾村的典型村建设持续取得新成效,政策落地效率显著提升。

而越加细致的群众工作,又产生反哺效果——既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积极配合,又激发了村民参与典型村建设的热情,形成了支部领着干、结对帮着干、党员争着干、群众比着干的生动局面。

“多元业态”拓市场 田埂文旅人气旺

如果说党建是发展的“定盘星”,产业就是民生的“压舱石”。龙湾村以“租赁经济为核心、制造业为支撑、特色文旅为补充”的产业布局,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田埂上增收”。

近年来,龙湾村利用中心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商铺,通过租赁经营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24年,龙湾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0多万元。其中,中心村厂房建于2012年,面积共3000平方米,年租金收入约20万元。中心村商铺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2250平方米,其中一层共有商铺4间,二层至五层为厂房,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30多万元。

龙湾村中心村北部,商铺、酒店、工厂、食肆等产业集聚。

龙湾村中心村北部,商铺、酒店、工厂、食肆等产业集聚。

制造业的集聚更让产业根基愈发牢固。村里建成的标准化厂房,成功吸引广东联奥绳带、茂名信立科技、高畅电子科技(茂名)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提供岗位数百个,解决了村内不少带娃妇女的就业难题。

“上班就在村里,每月能挣4000多元,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日子过得很踏实。”在绳带厂工作的陈姨,道出了务工村民的共同心声。

龙湾村积极导入多元产业,为当地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

龙湾村积极导入多元产业,为当地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

特色产业的培育则让乡村更具烟火气与吸引力。在中心村北部,马踏镇第一家集住宿、餐饮、KTV于一体的村级大酒店与20家大小食肆汇集成美食街,早茶点心、本地宵夜等特色美食吸引周边乡镇游客慕名而来;2000多亩无公害种养基地与知青纪念馆、文化广场串联成线,让龙湾村成为“休闲养生+红色研学”的网红打卡地。2024年11月,乡村音乐会走进文化广场,特色农产品推介与文艺表演相映成趣,活动直接带动美食街和周边商铺营业额增长,文化赋能产业的效应愈发凸显。

龙湾村建起了马踏镇第一家集住宿、餐饮、KTV于一体的村级大酒店。

龙湾村建起了马踏镇第一家集住宿、餐饮、KTV于一体的村级大酒店。

龙湾村幸福楼下,知青纪念馆成为了红色旅游打卡点。

龙湾村幸福楼下,知青纪念馆成为了红色旅游打卡点。

同时,龙湾村也积极响应电白区提出的“社会力量赋能行动”,用好佛茂村企帮扶力量,发挥强村公司、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突出作用,推广“众议众筹众创”模式,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中担当主力军。

如今的龙湾村,干群同心、邻里和睦,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集体收入增长让村里有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新建的文化广场、幸福楼成为村民休闲新去处;网格化治理与绿美建设同步推进,“美丽庭院”与生态农庄相映成趣,乡村宜居度显著提升。

龙湾村牌石与龙湾幸福广场交相辉映。

龙湾村牌石与龙湾幸福广场交相辉映。

正如村党总支部书记冯国杨所说:“‘百千万工程’不仅让村子富了起来,更让乡亲们的日子美了起来。”

撰文/拍摄:南方+记者 周梁

除署名外素材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