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与否,都不会影响特朗普从单边主义以及“美国优先”的战略角度出发,重塑地缘政治格局。未来三年,我们还会经常看见特朗普以和平主义者自居,声称自己配得上“和平奖”,这会成为固定的剧目。而俄乌冲突、朝核问题、美朝关系乃至拉美政局,都很有可能成为特朗普追逐奖项的下一个着力点。
邱治凯
责任编辑 | 辛省志
2025年10月10日,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他心心念念的这个奖项失之交臂。先前,特朗普本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表达了自己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与觊觎。甚至在9月底,诺贝尔奖颁发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特朗普在华盛顿附近的匡蒂科基地向美军将领发表讲话时宣布:若他未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将是对美国的“侮辱”。特朗普在这次讲话中,列举了自己上任以来调停的战火与冲突。
我们先来看看,特朗普在他再次上任几个月的时间内,为“和平”做出了多大贡献。2025年4月份以来,国际上冲突不断:5月初,印巴边境冲突,双方爆发大规模空战。7月份,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上发生交火,两国境内都有平民伤亡,这场冲突给泰国政坛带来不小动荡。但这两起冲突,都在短时间内平息了下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示,他致力于调停双方的冲突,印巴与泰柬的偃旗息鼓,他厥功至伟。
有人认为这是特朗普一如既往地“作秀”。至少印度否认特朗普在印巴停火中的作用,称停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达成的双边协议,没有受到外界压力。泰柬停火,特朗普倒是确实起到了作用,他曾公开宣布如果双方不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就不会恢复与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将对两国商品征收高达36%的惩罚性关税。柬埔寨境内确实有僧人自发汇聚,肯定特朗普在停火方面的贡献,并主张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他。
而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和平协议,确实有可能成为特朗普宣称可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有力筹码。
2025年8月8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在特朗普的见证下,在美国白宫国宴厅签署《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握手言和,双方承诺停止一切战斗,建立外交关系,接受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领土。除此之外,还将建立一条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的运输走廊,美国获得99年的独家开发权,涉及铁路、油气管道与光缆网络等等。帕什尼扬更是主张将这条走廊命名为“特朗普走廊”,两国领导人,都一致声明会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而最近特朗普提出关于加沙停火计划的“和平二十条”,并急于推进落地,恐怕也有在诺贝尔和平奖公布之前冲一把的意思。为了协议的快速推进落地,特朗普一面要求哈马斯尽快接受协议,释放人质,否则将接受地狱般的打击。同样地,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谈判上,特朗普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可以说,这是在颁奖之前,特朗普又一次强力造势。特朗普给双方的施压,从表面上看,取得了成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方面达成了停火协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声明将在和平奖上,为特朗普“投出关键的一票”。
但特朗普和“和平调停”,并不是万能的。特朗普为促成俄乌停火,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面,但时至今日,俄乌并没有出现任何停火的苗头。《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更是指出,在世界焦点之外的苏丹,两支武装力量为了该国的控制权大打出手,持续数年的内战,已经直接造成十五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或流离失所,该地区成为了各种新式武器的试炼场,幕后的黑手致力于在那里进行代理人战争,特朗普如果真心爱好和平,应该为那里的停火与斡旋作出努力,很遗憾,特朗普并没有这么做。更别忘了,为了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在2025年6月份,美国动用战略轰炸机,配合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空袭了伊朗核设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位“战争发动者”,真的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他,必然是争议不断的,甚至会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在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时颁发的理由更多是基于他在结束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方面的承诺与后续计划蓝图。相比之下,今年的特朗普无论怎么说,还是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和平成就”。因此,特朗普公开宣称“奥巴马什么都没有做,却获得了和平奖,我调停了八场战争,却一无所获”。
不过,特朗普并没有给出具体是哪8场战争,但他曾经提到过的,除了上述几场之外,有的根本就没有真正爆发,比如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因尼罗河大坝引发的纠纷,有的则没有停止冲突,比如刚果(金)和卢旺达之间的冲突。
为什么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如此耿耿于怀呢?说回特朗普其人,他爱出风头且喜欢用头衔、勋章以及荣誉来点缀自己。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就承诺,会将致力于调停战争作为他任内的目标。结合特朗普惯于包装自己的“表演型”人格来看,如果能获得这个奖项,无疑是给他的支持者的一份完美答卷。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对于特朗普接下来的施政方针来说,他需要一个世界权威奖项来给予他肯定。近日,他出现在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对军队高级将领的讲话中,并且强调,美军的军事力量要逐步用于“国内战场”。在美国政治极化与政治人物标签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头衔与称呼,更容易成为吸纳选民与凝聚铁杆支持者的重要工具,特朗普对诺奖的觊觎,也体现了其进一步扩大总统权力并使该举动合法化的渴望。
当然,获奖与否,都不会影响特朗普从单边主义以及“美国优先”的战略角度出发,重塑地缘政治的格局。这才是特朗普上任的第一年,未来三年,我们还会经常看见特朗普以和平主义者自居,声称自己配得上“和平奖”,这会成为固定的剧目,而俄乌冲突、朝核问题、美朝关系乃至拉美政局,很有可能成为特朗普追逐奖项的下一个着力点。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