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盆倒罐清积水、全面清理卫生死角、专业力量精准消杀……近期天气高温多雨,蚊虫活动频繁,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连日来,湘桥区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全力织密这两种传染病的“防控网”,守护着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西新街道振德街社区,专业消杀人员佩戴口罩,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将科学配比的药剂细致地喷洒在绿化带、下水道、楼梯间、垃圾收集点等蚊虫易孳生的区域,进行“地毯式”覆盖。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下水道口、花盆底等隐蔽处精准投放灭蚊颗粒,持续抑制幼虫孳生,从源头切断蚊虫的繁殖链条。
西新街道人工委副主任陈文佳坦言,因近期高温多雨,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风险叠加。西新街道地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设施相对薄弱,这都是防控工作的难点。“聚焦这些问题,我们正精准发力,积极做好入户宣传、清理蚊虫孳生地和加强社区消杀等工作。”陈文佳说。
除了消灭成蚊,西新街道和社区干部还积极开展“敲门行动”。他们走进居民家中及临街商铺,协助清理房前屋后积水,发放防控知识宣传单,并细致讲解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要点。
在他们的引导下,居民们也纷纷落实防蚊灭蚊“七天七招”工作法,自觉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政府和居委工作人员真的很负责,经常来检查、喷药。”社区居民郑阿姨的话语里满是认可。郑阿姨表示,自己也会自觉清理家里的积水,搞好卫生,进而减少蚊虫传播疾病的机会。
湘桥区表示,近期全区各镇街、村居全面动员、上下联动,通过“环境整治+严格消杀+广泛宣传”的综合策略,着力构建全方位的防控网络。其中,湘党员干部、村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聚焦卫生死角和易积污区域,开展全域清脏治乱行动,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从源头减少蚊虫的栖息空间。
湘桥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活跃在防控一线,或深入社区排查积水隐患点,详细记录积水容器及幼虫孳生情况;或使用蚊媒监测设备采集蚊虫样本,进而评估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的传播风险系数,为科学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坚实依据。
此外,湘桥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电子屏轮播、微信群推送等多种方式,将防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营造出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湘桥区疾控中心温馨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要学会“七天七招”工作法,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人人出门涂驱蚊液,专业队伍户外消杀,七天连续不间断,并主动参与“1130”行动,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积极建设无蚊场所;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撰文:董志豪
通讯员 湘闻 陆霄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