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向全国人民宣告:“日本投降矣!”
202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岁月悄然而逝,曾经的苦难已成为历史,但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依然震撼人心。恩平,这片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战英烈。
抗战期间,恩平各界先后成立恩平县联防委员会、恩平县抗敌政治大队、绵湖抗日自卫队等各类抗日机构和队伍超过100个。
值此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之际,恩平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恩平频道,推出抗战主题报道,回望恩平那段不屈的抗争岁月,铭记先辈的牺牲与贡献。
武装力量的诞生与成长
1945年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挺进国民党统治薄弱的恩平清湾地区,以恩平、新兴、两阳(阳江、阳春)边区为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活动。3月1日,在恩平清湾圩,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五团正式成立,这支由本地抗日武装与台山抗日力量合编的队伍,成为打击日寇的重要力量。
清湾革命老区是恩平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吴健争 摄
清湾革命老区是恩平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吴健争 摄
在团长陈中坚、政委郑锦波的指挥下,第五团迅速成为活跃在恩平及周边地区的抗日铁拳。
1945年7月中旬,日军由阳江路经恩平北窜广州。五团在团长陈中坚、政委郑锦波的率领下,开赴锦江两岸,一路驻守君堂新塘、均安等地,在绵湖村至船角一带打击日军,击毙敌军机枪手一人,活捉3人;另一路到恩平县第四区(今沙湖镇、牛江镇等地)发动群众抗日。
7月17日中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选定在恩平大槐顶附近的小山丛林里设伏日军。待日军大部队通过后,伏击部队果断向其殿后的三百多人发起猛烈攻击。霎时间,轻重机枪、手榴弹、步枪火力齐发,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当先头日军闻声掉头增援时,我军已迅速撤离。
这场干净利落的大槐顶伏击战仅历时约四十分钟,我军以几名战士负伤的代价,毙伤日军三四十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当夜,部队又派出突击队夜袭在恩城米仓宿营的日军,搅得敌人不得安宁,展现了游击战的威力。
民众自发保家卫国
恩平民众的自发抗日同样可歌可泣。
1945年7月30日,50多名全副武装的日军企图洗劫良西镇横屋村。这个富裕村庄四周建有近3米高的围墙,墙内设有簕竹栅栏(类似铁丝网),村口有坚固铁闸门,两座炮楼上装有探照灯,巷道设门,还配备了70多支长枪,俨然一座堡垒。
为抵御日军,乡丁组织村民在炮楼设防。面对坚固的工事和炮楼内射出的子弹,日军一时难以攻入,只能徒劳地砍砸铁闸门,最终在簕竹丛中强行扒开一个洞口钻入。炮楼守军立即开枪阻击,可惜因枪支疏于保养,打了几枪后便卡壳失效。
横屋村古炮楼斑驳的墙面上布满了历史的痕迹。受访者提供
横屋村古炮楼斑驳的墙面上布满了历史的痕迹。受访者提供
在敌强我弱的危急关头,村民们利用日军破坏工事争取到的宝贵时间,迅速通过村后竹林向附近山冈转移。复杂的地形让害怕埋伏的日军不敢深入追击。
横屋村虽未能完全击退敌人,但村民凭借精心构筑的堡垒和临危不乱的勇气,成功保全了村民的生命,书写了平民抗战的悲壮一页。
说到恩平抗战英雄,不得不提空军英雄黄泮扬。黄泮扬是恩平南昌村人。7岁时随父亲赴英国伦敦,后到美国学习飞行,1932年回国,后加入广东空军。1937年8月中旬,日机偷袭杭州,轰炸南京,空袭句容。黄泮扬率队奋起直击,参加南京等地的空战。
黄泮扬。
黄泮扬。
战时重庆出版的《中国空军》对黄泮扬的事迹曾做过多次报道,赞颂他为“空军英雄”“一箭双雕”。刘伯骥在《美国华侨史》中著文说黄泮扬英勇善战,曾经击落日机8架。而《国父与空军》中记载更具体:黄泮扬在句容空战、南京空战以及汉口空战中,曾单独击落日机3架,并与僚机一起,击落日机3架。1939年,黄泮扬参加广州空战,两天里,他率队击落日机15架。
在黄泮扬的故乡南昌村,1945年,日军途经该村烧杀抢掠,激起村民黄春生的无比愤慨。在中共恩平县地方组织坚持抗日的影响下,他毫不畏惧,单枪匹马凭楼抗击日军,共打死敌人6人,打伤敌人2人。因而,南昌村被当地视为抗日名村,故事代代相传。
恩平大地上,无论是浴血奋战的五团将士,还是自发抗敌的村民,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丰碑,与1945年8月15日那响彻寰宇的胜利号角一道,永远铭刻在历史的天空下,提醒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与民族精神的永恒力量。
撰文:周柳妤 谭锦波 胡伟杰 张安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