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打拼30多年,收留帮助残疾人士,帮流浪者寻亲成功,多年前意外走失的儿子团圆归来……在这个全国文明家庭、广东十大“最美家庭”里,有着太多动人故事。
7月29日,曾获评“全国文明家庭”的淡小平一家,怀揣着对东莞的深厚眷恋重返这座“温暖之城”,向东莞市东城街道妇联及星城社区送上饱含深情的锦旗,感谢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他一家的关心关怀,以及对助残行动的大力支持。
家中常备空床铺
接济需要帮助的人
时间回溯至30多年前,淡小平大儿子在老家走失,因当年通讯不发达、儿子年幼等原因,多年寻找未果,了无音讯。
后来,夫妇辗转来到东莞从事土建工作。在艰辛谋生的漫长岁月里,他未曾因自身的困顿而冷却助人之心,经常帮助身患残疾的人士,让他们掌握自力更生的能力。
淡小平家中常年备着四五个床铺,以便收留需要帮助的人。日常生活中,夫妇俩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和助残活动,同时教育女儿要与人为善、多做善举。
在他看来,只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千万个幸福小家庭便能营造一个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我们在东莞住了30多年,这儿早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了!我们夫妻俩在这里一点一滴打拼出现在的生活,更因为真心实意、乐于助人,认识了好多实在的好邻居、好朋友。现在虽然不住东莞了,但心里头一直惦记着这儿。”淡小平夫妻此次回莞,心里仍深深惦念着这座友善之城。
助人寻亲故事出圈
走失儿子认亲归家
在东莞期间,淡小平家庭一共收留过7个流浪聋哑人,当时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
于海林是淡小平工友在路边发现的受伤走失聋哑人,常怀恻隐之心的淡小平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安抚照顾。于海林好起来后,夫妇俩又把他留下来,这一留,便是十多年。期间,淡小平夫妇没有放弃帮助于海林找回家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1月,尽管历经波折,但淡小平夫妇终于协助于海林找回了亲人并重新登记身份信息。此后,淡小平夫妇又陆续将温暖与庇护给予了两三名身处困境的聋哑人士。
2017年至2020年,淡小平家庭因好人好事先后被评为东城街道“最美家庭”、东莞市“文明家庭”、广东十大“最美家庭”以及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他们家庭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
善行终有回响,人间自有光明。命运为这个以善为本的家庭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
2022年,大儿子通过线上媒体了解到淡小平的事迹,终于找到父亲的线索。通过公安DNA寻亲数据核实,他们迎来了认亲的机会,阖家团圆。
这不仅圆了淡小平夫妇毕生夙愿,更被邻里传颂为“好人有好报”的动人佳话。
如今,淡小平一家在老家幸福生活着,每每想起东莞的点点滴滴,都心潮澎湃。
“这趟回来,看看老朋友是必须的,更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好街坊’——星城社区和街道妇联!多亏她们的认可和大力推荐,我们才获得了‘全国文明家庭’,还有省、市的先进家庭荣誉,我们的故事也被更多人了解。更温暖的是,在大家帮助下,我们终于圆了聋哑朋友于海林的寻亲梦,甚至还收获意外惊喜,找回了大儿子。”淡小平激动地说。
城市建设者传递温暖
书写文明城市向善诗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有2亿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集聚东莞。作为东莞的“2亿分之一”,淡小平一家此次重返东莞,是感恩之旅,也是爱心传承。这面锦旗,既是对这片曾给予他们生活希望和无私援助的热土的深情反哺,更是对东城街道妇联、星城社区等基层部门践行服务宗旨、树立良好文明新风的诚挚礼赞。
近年来,东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构建全域文明融合发展矩阵,营造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城乡文明风尚,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今年5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中,东城街道办事处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目前,东城共有全国文明单位4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
南方+记者 陈琬莹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