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作为茂名新城建设的先导工程,是拉动新城发展的“引擎”,更是支撑城市骨架的“基石”。近年来,茂名新城统筹推进23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形成了一套覆盖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从连接外部的高速公路,到串联城区的快速路网,再到贴近市民生活的市政道路,全方位的布局让“外畅内达”的目标有了具体载体,编织成一张细密而有力的交通脉络。
随着时间推进,尤其是近半年来城市道路建设攻坚行动的深入,这23个重点项目加速成形成势,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约15.38亿元。一条条道路犹如一条条崭新“脉络”加速生长,正实实在在地重塑着茂名城市的筋骨与市民的日常。
无红绿灯,立体化改造城市主动脉
作为新城建设的“开路先锋”,茂名大道这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主动脉,目前正经历关键升级阶段。
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一期)由茂南大道立交和市民大道立交组成。其中,市民大道立交是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第二座正式开工建设的立交,也是茂名新城交通网络重点项目。该立交项目起点位于广湛高铁南侧,新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上跨规划百越大道、市民大道,主线高架桥设置左转匝道接入市民大道,实现节点主交通流快速通行。目前,市民大道立交桩基完成227根,占工程量的95%;承台完成59个,占工程量的73.8%;墩柱完成81个,占工程量的75%。
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三期)由大园路立交、官山+油城路立交和双山路立交组成,这条承载着城市发展重任的交通干线,正通过立体化改造,全力迈向“无红灯”时代。
油城路立交工程正加速施工中。
油城路立交工程正加速施工中。
该项目位于茂南区,全长约4.99公里,按主线隧道六车道+辅道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设隧道3座,沥青混凝土路面。官山+油城路节点改造项目采用主线下穿隧道+地面辅道的方式进行,建成后将是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的断面形式,主线长1.820公里,目前总进度完成38%。
畅行南站,高效化打通外联大通道
道路延伸处,即是发展新空间。在这场城市交通的焕新浪潮中,茂名南站连接线正以“通途”之名,编织着高效出行的网络。
茂名南站连接线(包括百越大道和良德路)是连接茂名南站与市区的重要交通干线,该项目全长5公里,预计总投资约2亿元。项目建成后,对服务于高铁片区高质量建设和第十七届省运会顺利举办,提升高铁片区主干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百越大道全长3.8公里,与1.2公里的良德路共同构成总长5公里的交通干线。道路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路基断面宽达33.5米。目前已完成左右双幅道路两层沥青铺设作业,整体项目将于年底实现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包茂大道(大昌口互通立交至迎宾大道段)扩建工程项目全长6.165公里,位于茂名市电白区、茂名新城,起于包茂高速公路终点收费站出口处,终于迎宾大道交叉口处。项目建成后,将会成为茂名新城的门户大道,兼具公路与城市道路功能。
工程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兼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路基标准宽度37.0米,涵盖路基、桥梁、下穿隧道等多项施工内容,其中下穿隧道520米/1座、桥梁165米/1座、涵洞31道(含通道及线外涵)、路线交叉31处。
目前,项目全线路基工程软基处理基本完成,车涧河大桥桩基钻孔灌注桩基本结束,包茂大道与市民大道平交口交通导改工作已顺利完成。现处于下穿隧道封闭施工阶段,后续将全面展开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为后续全线顺利通车奠定基础。
联通圈层,让城市组团更紧密
潘州大道茂名东货场支线新建工程由潘州大道北延线和茂名东货场支线两部分组成,其中,潘州大道北延线起于茂东快线与潘州大道相交处,由南往北途经G325、下底坡村、羊角中学,终于坡头村附近接上S281,长2.15千米,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标准断面33.5米。茂名东货场支线起于羊角中学附近与潘州大道北延线相交处,由西至东途经岭仔村、新屋村,终于社村附近接上规划的茂东站(羊角)物流园规划道路,长2.32公里,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标准断面26米。
目前,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中,路基工程完成96%,路面工程完成92%,桥梁工程完成90%,交安、机电及绿化工程完成60%。
据了解,该工程的潘州大道北延线为规划建设“两轴-两个圈层”中第一圈层内“一环八纵十横”快速干线网的六纵,对于中心城市东部扩展构建完整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货场支线部分主要为新建的茂名东货场,提供了与交通运输主干路线的连接作用,极大完善了茂名作为“泛珠三角”最大的能源与石化工业基地和能源对外输出的港口和综合性枢纽城市职能。
在市民大道立交一侧,市民大道西延线全线主路面已基本建成,这条西起中德大道,东接茂名大道与市民大道交叉口新路,将通过立交桥与茂名大道、市民大道接通,让茂名主城区与茂名新城的高铁片区、共青河片区之间的来往更方便快捷,有力推动北组团和中组团的融合发展。
织密路网,便捷化畅通区域微循环
道路蝶变,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路面修筑与拓宽。它是从通行效率到生活品质、从城市格局到发展动能的全方位重塑,让市民在日常出行的每一步、休闲娱乐的每一程、经济增收的每一环,都能触摸到幸福延伸的轨迹。
茂名新城,好心大道、曙光路等一批城市次干道和主干道建设全面铺开,织密了区域的“毛细血管网”。其中南北走向的好心大道如同一条“融合之轴”,从奥体中心向外延伸,未来不仅将纾解省运会期间交通压力,更成为畅通共青河片区的城乡融合大动脉。
好心大道(市民大道至太和大道)北起市民大道,南至太和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长2.5公里,双向八车道,计划于2025年12月30日前竣工。目前,首期总进度累计完成24.72%,其中,道路工程完成约20.86%,排水工程完成75.77%,缆线管廊工程完成约39.95%,给水工程完成23.09%。
奥体大道是毗邻奥体中心的片区主干道,全长约2.76公里,按双向八车道设计,沿线设置跨河桥梁1座、下穿景观湖隧道长度880米,横穿中央水体公园。建成后,市民通行可以近距离观赏气势磅礴的体育场馆和水绿交融的园林景观。目前,奥体大道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8%,隧道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奥体大道二期正在抓紧路基工程、照明工程以及排水工程等施工。
曙光路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线路呈东-西走向,西起大德路,东至包茂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长度1750米,道路红线宽度30米,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目前,项目总进度完成约21.3%。道路工程累计完成25.9%,给排水工程累计完成38%。
当一条条道路从图纸走向现实,茂名的城市“骨骼”日益强健。路网如梭,织就的不仅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线,更是触手可及的民生幸福与清晰可辨的发展图景,我们有理由坚信,“车轮上”的茂名,正沿着崭新的道路奔向充满活力的未来。
撰文:南方+记者 周梁 通讯员 杨夏 杨美蘅
拍摄:周梁 吴昊
制图:朱慧溪 周梁
历史图片均由茂名新城管委会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