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50元到1200元!银行年内第三次上调积存金门槛

289财经热点 2025-10-23 17:08

“自2025年10月24日起,我行平安金积存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近日,平安银行发布了公告。

这不是国内唯一一家上调黄金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门槛的银行。10月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接连突破历史高点,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将积存金业务的最低投资金额提高至950元至1200元不等,较年初普遍上涨了300元至550元。

三提门槛,最高已到1200元

随着国际金价屡创新高,自10月起,银行再次纷纷发布调整积存金购买起点金额公告。

其中,兴业银行10月21日起,调整积存金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1000元起调整为人民币1200元起,与平安银行并列为目前最高门槛。

中国银行自10月15日起将积存金产品的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上调至950元,这是该行今年以来第四次调整该门槛。此前,该行分别在2月和4月进行过三次上调,将起购金额从650元逐步提高至850元。

工商银行在10月13日进行调整,将其“如意金积存”业务的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该行表示,已设置成功的定期积存计划不受影响,但若计划到期后自动展期,需满足新的金额要求。

10月9日,宁波银行公告,自10月11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调整为1000元,若购买金额不足1000元的,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

这已是年内银行第三次集体上调“购金点”。第一轮调整潮主要发生在2月。第二轮大行集体调整积存金的时间主要发生在4月。

今年初积存金的门槛多为650元。随着银行持续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最低门槛已提高至950元至1200元区间。

银行积存金简单来说是“分期买黄金”,具有支持定投、积少成金、兑换实物便捷等特征,适合长期小额积累黄金资产,分散金价波动风险。投资者可选择随时卖出变现,或在累积一定份额后兑换成实物黄金,因此“积存金”受到普通投资者青睐。

根据人民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代理销售黄金积存产品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机构在开展黄金积存业务时,要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提示黄金积存业务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分析认为,部分银行调整个人黄金业务起点金额,主要是因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个人黄金积存业务的定期投资,一般以1克黄金为最低买入单位。在黄金价格较快上涨的情况下,相关银行对起点金额进行调整,以适应黄金市场价格变化,同时这也是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

调整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对市场而言,银行的调整有助于降低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情绪。对投资者而言,提高投资门槛和调整风险等级,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在参与贵金属投资时需更加谨慎。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认为,银行通过提高投资门槛和发布风险提示,来帮助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防范潜在损失,同时也响应了监管部门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

市场情绪极端,避免“追涨杀跌”

本周,“避险资产”变成了“风险资产”。自20日盘中触及新高4381.58美元/盎司以后,黄金就“跌跌不休”,截至发稿,伦敦现货黄金周跌幅达3.62%,振幅高达8.87%。

黄金高台跳水,主要是随着金价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多头市场拥挤,获利盘大量积累,市场对抛售黄金的预期逐渐强化,在投资者集体获利了结中迎来大跌。

为此,一批银行已就贵金属市场的波动提示过一轮风险。10月17日,建设银行再度向客户提示金价风险,这也是9月下旬以来该行第三次向客户发出警示。此外,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也加入了贵金属风险提示的队伍。

一批银行还停止了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业务服务。如邮储银行表示,该行代理的相关业务即将停办,相关持仓客户及现货库存客户可于10月31日0点前择机自主平仓卖出。

此次金价暴跌仅属短期修正,并非牛市终结。董希淼表示,短期回调并未改变黄金价格长期上涨逻辑。货币宽松大趋势仍在延续、全球央行购金热潮未减、全球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投资者寻找避险资产的需求仍然旺盛,这些因素都将形成对黄金价格的支撑。

但专家均认为,2025年处于高位的黄金价格波动可能加大。薛洪言表示,未来金价走势或呈现“易涨难跌但高波动” 的特征,高位宽幅震荡可能会成为一段时期内的常态,需警惕技术面存在的回调压力。

“很多人往往会认为黄金是一成不变的保值品,但金价并非只涨不跌。黄金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时有发生,涨跌幅有时候还比较大。投资理财要基于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不要轻易追涨杀跌。”董希淼提醒。

在投资策略上,薛洪言表示,在当前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应采取审慎策略,避免盲目追高,并将单一黄金品种的配置比例控制在较低范围内,以实现有效的风险分散。在投资工具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实物黄金、黄金ETF等低杠杆或无杠杆产品。

薛洪言表示,黄金ETF交易便捷、成本低廉,成为普通投资者的理想选择,而实物黄金虽安全性高却存在储存成本高、流动性较差的不足。“投资者可充分利用积存金进行定期投资,有助于平滑持仓成本,并能有效规避金价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娄飞鹏表示,当前市场情绪极端化,投资者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行为,需理性判断市场走势和避免盲目跟风。“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与地缘风险,如美联储政策变化、美国政府停摆、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均可能对金价产生重大影响。”

南方+记者 黎华联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