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全球首例AI诊所背后的中山力量

作者 伍杰;卢子衡 2025-05-21 08:29

在沙特阿拉伯阿哈撒地区的一家诊所内,患者阿卜杜勒(音译)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就诊体验:

走进诊室,迎接他的不是身着白大褂的医生,而是一块智能屏幕。

屏幕上,一位名为“华医生”的AI医生用流利的英语询问症状:“最近是否有咳嗽?是否伴有发热?”

患者通过屏幕逐项回答。随后,“华医生”的人类助理根据AI指令为患者进行咽喉影像采集和心肺音检测。10分钟后,AI生成诊疗记录:急性支气管炎,并附用药建议。经诊所内的出诊医生拉希德(音译)复核确认,完成诊断,全程耗时仅12分钟。

“这比传统就诊快多了,而且诊断很准确。”阿卜杜勒感叹。

这一幕,正是全球首个AI诊所在沙特试运营的其中一个场景,由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森亿智能”)主导开发。而这一标志着中国智慧医疗技术首次系统性出海事件的背后,有着来自中山企业的力量支撑。

沙特患者与“华医生”对话。

沙特患者与“华医生”对话。

布局:华南总部落户中山

2024年,森亿智能在中山市东区街道完成企业注册,计划落户该公司的南方总部。此时,距离森亿智能核心团队首次拜访东区刚好99天时间。也正是从这时起,森亿智能启动了AI诊所的研发和出海计划。

为何选择中山?

近年来,中山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列为“新十大舰队”之一,东区凭借全市前列的数字经济规模,成为科技型企业落户的热土。

“从政策扶持到人才引进,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森亿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少典表示。

森亿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少典。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森亿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少典。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正加速融入大湾区“一小时产业圈”。森亿智能的落户,正是健康医药产业上下游企业在中山聚集,并形成集群的缩影。

天时地利人和。作为珠三角典型工业城市,中山迎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浪潮,这为森亿智能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中山的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大湾区区位优势,是我们选择在此扎根的关键。”张少典表示。据悉,南方总部设立后,森亿智能在华南区域的业务同比增长188%,并成为拓展中东及整个海外市场的“桥头堡”。

在中山,森亿智能早已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博爱医院、中山市中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推动AI辅助诊断、智能化电子病历等项目落地。这些经验为沙特AI诊所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山各大医院的技术反馈和临床经验,帮助我们优化了AI系统的问诊逻辑和临床门诊的适配能力。”张少典透露,在中山丰富的医疗场景实践,让AI系统更能适应资源匮乏地区的需求。

突围:攻克人机协同“最后一公里”

张少典告诉笔者,与森亿智能原有的“AI辅助诊疗”不同,在沙特试运营的AI诊所,实现了从问诊到处方的全流程闭环:患者通过多模态交互设备与“AI医生”对话,系统可自动分析症状、判断患者的潜在病理症状图像并生成标准化的诊疗记录。

这也意味着,传统的出诊医生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守门人”,仅需1到2分钟复核结果,效率提升近10倍。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森亿智能对技术痛点的精准攻克——针对大模型“幻觉”风险,其所研发的系统设置了三级防护:临床规则约束、多模型交叉验证和人工兜底机制。

例如,“华医生”在目前的使用第一阶段,仅覆盖呼吸科30种常见病,超出范围则自动触发人工介入;数字化听诊器、智能咽喉镜等设备由医生助理操作,弥补大模型无法完成查体动作的短板。

据实验数据,该AI诊所试运营一个多月来,系统保持了“零严重差错”记录。

“AI诊所不是替代医生,而是让人机各展所长。”张少典表示,在沙特,地广人稀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AI诊所可将单名人类医生的日均接诊量提升10倍,极大地放大了医疗供给。

从中山的南方总部到沙特的诊室,森亿智能构建的AI诊所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证明,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通过“科技平权”,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海,普惠更多人群。

进阶:助力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发展

近日,在东区街道的紫马商务区内,森亿智能南方总部的后台技术服务团队正昼夜攻关。这里既是华南业务枢纽,也是沙特AI诊所的服务支撑。

作为南方总部,森亿智能酝酿同步推进两项战略:

一是将现有的AI医疗辅助技术下沉,由三甲医院走向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社区卫生院等“最后一公里”;

二是搭建生物医药大数据平台,赋能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的研发和应用。

AI诊所界面。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AI诊所界面。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至于在沙特试运营的AI诊所,张少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将可诊治病种扩展至消化科和皮肤科,覆盖80%的基层门诊需求。与此同时,沙特项目的成功,为进军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奠定基础。“未来三年,我们将推动区域性医疗AI标准制定,让‘中国方案’惠及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张少典对此充满信心。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芯片封锁与数据壁垒让中国企业面临挑战。森亿智能的突围之路,正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的缩影。其核心算法完全由企业自主开发,基于森亿智能和国内800余家医院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果,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我们不仅要输出产品,更要输出标准和生态。”张少典说。

撰文:伍杰

摄影:卢子衡

编辑 王浩宇 钟东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