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肇庆端州城市里的“萤火虫社区”

作者 卢舒曼;刘亮 2025-05-22 17:45

当细细的阳光穿过水翁林的枝桠,林边的龙溪哗啦啦地奔流而下,栈道一侧的嘉年华主会场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工人在忙着拆除临时舞台的桁架,把帐篷等物资抬进货车里,汗水浸透了衣服。

赵丽文拿起衣领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说,“幸亏前几天阴雨绵绵,让萤火虫都出来了,与大家同乐。”5月21日,这里刚刚结束为期五天的肇庆端州第二届萤火嘉年华,赵丽文一直悬在心上的“大石”终于放下。当下,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萤火持续闪烁,为社区带来经济和生态“双效益”

在肇庆,端州“双龙”是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是端州的工业重镇,睦岗街道依托双龙经济开发区站稳先进制造业发展主战场;另一方面是端州的“后花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其成为绿美生态示范点。这就是端州区生态产业融合共进的样板。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们走进端州“双龙”,探寻现代都市里钢筋混凝土背后萤火熠熠的生态密码

兰龙社区绿美生态。植建麟 摄

兰龙社区绿美生态。植建麟 摄

一个人:修复记忆中的“稻香梦”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歌曲《稻香》描述的场景,也是赵丽文小时候的生活时光——林间、溪流和萤火虫。

2009年,在外经商多年的赵丽文回到家乡兰龙社区(当年称“兰龙村”),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村中溪水干涸,水翁树被砍伐无几、地面堆放垃圾、“儿时玩伴”萤火虫已不见踪影。

这也是乡亲父老极力邀请他回来担任“村长”的原因。彼时兰龙村是有名的“贫困村”,恰逢兰龙村小组换届期,大家认为年轻人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能让村庄焕新发展,便把希望放在了“80后”事业有成的赵丽文身上。

这里山好水好人好,就是最大的财富。”赵丽文说。2012年,他继续当选兰龙村委会主任,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河道。他自筹资金聘请专业机构清淤,投放鱼苗,分河段责任到各村小组,并把“禁止乱堆放垃圾”“禁止电鱼炸鱼”“严禁砍伐树木”等规定纳入《居民自治章程》(原村规民约),如有违者可扣减当年分红。这些措施在村民大会上得到支持,并一致通过。

赵丽文在查看社区内古树名木。受访者供图

赵丽文在查看社区内古树名木。受访者供图

随着河道生态逐渐修复完善,水翁树林纳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村民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赵丽文着手修建休闲娱乐设施。2019年,兰龙社区沿水翁林带修建河边栈道,全长1200米、宽2米,贯穿兰龙社区九山、山坳、镇南、甘岭、坑尾5个村小组,环境优美、步行舒适。随着栈道建成,村民们熟知的“大坑”也有了一个优美的名字——“龙溪”,栈道也被称为龙溪栈道。

同时,赵丽文为村中20棵超百年的龙眼树、榕树、枫香树等树种申报“古树名木”保护牌,以法律法规警示村民增强保护意识。他申请省级绿美古树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为村民建起兰龙镇南古树公园,让古树与村民的休闲生活紧密结合。

有了栈道,村民饭后可以散散步;有了公园,村民才明白跳广场舞的好处。大家娱乐活动多了,学会珍惜生命,不再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邻里矛盾少了,生活乐趣多了。”赵丽文说。

晚饭过后,村民们在龙溪栈道休闲散步。卢舒曼 摄

晚饭过后,村民们在龙溪栈道休闲散步。卢舒曼 摄

一个社区:同心协力保护生态财富

第二次来参加端州区萤火嘉年华的市民发现,今年萤火虫好像更多一些。赵丽文分析,这不仅是最近天气闷热潮湿,还有在雨季来临前号召村民不要在田间地头喷洒除草剂,为萤火虫生长繁殖提供优质生态环境。

萤火虫是一种十分娇贵的生物。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只有水质清洁、植被茂盛、光污染少的环境才能看到成群的萤火虫,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指示标”。

仲夏之夜,龙溪栈道两侧流萤闪烁。植建麟 摄(图片由后期多重曝光而成)

仲夏之夜,龙溪栈道两侧流萤闪烁。植建麟 摄(图片由后期多重曝光而成)

为了给这些“好朋友”让道,村民们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自觉减少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使用,龙溪栈道从来不设置路灯,农家乐等餐饮食肆增设三级沉淀池优化污水排放方式,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赵丽文介绍,在兰龙社区有很多闲置房屋和用地。在睦岗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动员下,大部分居民都愿意捐赠闲置宅基地,建成了镇南古树公园,以及毓德园、启祥园等社区文化小公园。

我们号召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辖区企业以及返乡群众共同参与绿美生态建设,去年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等义务植树活动100余场,种植苗木3.3万棵,持续提升辖区的‘含绿量’。”睦岗街道办事处主任熊小斐介绍,街道不仅着力增绿植绿、管绿护绿,还兴绿用绿。大批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在龙溪栈道两侧捐种玉堂春等林木,丰富社区树木品种;修建“最美彩虹乡道”,改善乡村通行条件和人居环境面貌;捐建萤火虫科普馆,提升居民游客保护萤火虫意识,把“双龙”片区打造成集文旅、休闲、养生、科普等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兰龙社区党总支联合多个单位企业在龙溪栈道举行树苗认捐认养仪式,并将其种植在龙溪栈道两旁。肇庆先锋供图

兰龙社区党总支联合多个单位企业在龙溪栈道举行树苗认捐认养仪式,并将其种植在龙溪栈道两旁。肇庆先锋供图

一个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破坏环境很快,修复环境很难,但却是对村民最有利、最有益子孙后代的事。”赵丽文从2012年以来,历任兰龙村委会主任、兰龙社区居委会主任、兰龙社区党总支书记,都在坚持一件事——保卫社区的绿水青山,因为他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多年来,赵丽文与社区共同努力获得了多项荣誉。

多年来,赵丽文与社区共同努力获得了多项荣誉。

今年第二届端州区萤火嘉年华,5天活动期间,“双龙”片区文旅消费显著增长,农家乐等餐饮消费达262万元,特色民宿入住收入突破2万元,生态旅游相关收入超30万元,总收入同比增长近70万元

兰龙坑尾村小组居民林炳全以自家门前的300年树龄荔枝树为卖点,把自住房改造成古荔小院民宿,屋内设计古色古香,字画、书柜点缀厅堂。近年来,每到4-5月萤火虫繁殖季节,7-8月暑假期间,这里就成为家庭游、团建游、溯溪游以及摄影爱好者选择的最佳居所。

“我们还打算在门前搭建一处观赏点,方便住客喝茶赏月,听蝉鸣,赏萤火虫,享受乡村的慢生活。”林炳全说,兰龙是他们一家三代人共同居住的家园,如今很高兴看到游客喜欢他的家园,还能因此增加收入,对村民来说大有裨益

赵丽文称,自从环境变好、游客增加,村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以前村民种的青菜,吃不完也卖不掉,只能丢弃,现在他们拿到铁路桥下摆摊,一个上午就被游客买光;以前黄皮2元一斤也卖不完,现在我们注册了‘兰龙黄皮’商标,打包成礼盒,售价高至10元一斤咧!”

兰龙社区居委会窗外山林郁郁葱葱。卢舒曼 摄

兰龙社区居委会窗外山林郁郁葱葱。卢舒曼 摄

站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内,赵丽文自豪地看着窗外的鸡笼山,听着远处的溪水潺潺……他还有更大的愿景:“我希望延长龙溪栈道,连通广东最大的水翁林带,在栈道旁边划设基地培育更多品种的萤火虫,让这里不仅成为文旅胜地,还是科普、研究山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最佳场地。

社区为培育萤火虫打造绿水青山的生存环境,萤火虫“用脚投票”为社区带来人气和财气——这种生态与经济的共生螺旋,缔造了自然与人类签署的共赢协议。兰龙社区是这场合作的现实缩影,也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撰文:卢舒曼 刘亮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