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犬伤门诊就诊人数攀升,如何避免致死率100%的狂犬病?梅州疾控专家建议

作者 张柳青 2025-05-21 18:09

记者从梅州市疾控中心获悉,近期,该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诊人数不断攀升,提醒公众尤其是家中有宠物的市民,要格外提防动物咬/抓伤。

“夏季天气热、气压低,动物因为烦躁冲动容易攻击人,加上人们衣着单薄,被动物抓伤或咬伤的情况更易发生。提醒市民尤其是家中养有宠物的市民,要格外提防动物伤人。”梅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医师肖胜传介绍,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狂犬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同时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近乎100%。

2024年梅州市动物致伤人数有3万多人,其中犬或猫伤人占92.67%,其中被家犬、宠物犬或猫所伤占暴露人群82.67%。

“部分被自家猫狗抓咬伤的患者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有大问题。”对此,肖胜传提醒:“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的家养狗,只能称之为‘有主流浪犬’,其暴露风险和流浪猫狗差别不大。”因此建议患者一样要接受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处置。

猫狗抓伤或者被猫狗的牙齿挂伤后,皮肤没有明显出血,是否需要处置?

肖胜传表示,虽然皮肤没有明显出血,但如果已经有破损、渗出,或者立即用酒精、碘酒涂抹后有刺痛,说明皮肤已经损伤甚至有皮肤贯通的可能,已经为狂犬病毒进入机体创造了通道和感染可能,最好及时前往接种门诊请专业人员评估处置,以杜绝狂犬病暴露后的发病机会。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2024年我市犬伤Ⅲ暴露人数为1.46万人,占暴露人群48.67%。”肖胜传介绍,根据规范要求,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目前,梅州市有130多间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每个镇(街道)均有设置一间以上门诊,可为被犬、猫所伤的人群开展伤口处理、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接种。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梅卫宣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