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印发《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发布,该“政策包”明确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打造广州、深圳双核驱动领跑的演艺产业布局;支持广州、深圳出台国内领先的演出激励政策,吸引一批顶流的演出活动或演艺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世界首演、亚洲首演、国内首演或唯一演出地的项目予以额外奖补,对演出场次多、观众吸引力强的高品质剧目予以奖补。
除了政策支持,“政策包”还明确鼓励粤产演艺精品海外巡演,对符合条件的最高予以500万元扶持资金;各地对引进国际知名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当地有关规定,对观众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予以奖补,对同一主办单位每年最高予以400万元奖补;支持各地引进国内大型营业性演出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当地有关规定,对观众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予以奖补,对同一主办单位每年最高予以300万元奖补。
本次“政策包”出台让演艺行业从业者很兴奋很振奋,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相关政策措施对演艺行业的支持不仅力度空前,而且指向非常明确、着力非常精准、措施非常到位,解决了行业发展的诸多“痛点”,打通了“任督二脉”。干货满满、招招“到肉”。
明确了广深双核驱动领跑
刘莹表示广东是演艺大省,2024年全省演出票房收入全国第一,这其中主要是广州深圳的贡献,具备了领跑的实力。但就单个城市而言,广州、深圳在全国的排名并不是特别靠前。此次政策中提出的建设大型演出场所、出台国内领先的激励政策,下放权限给深圳等,在下一步领跑的几个关键节点上给予了强大的助推,让演出行业从业者有充分的信心期待广州、深圳“演艺双子星”的闪耀。
刘莹进一步指出,“政策包”关注到发展演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特别提出要打造演出制作、艺人经纪、票务服务的龙头企业,切中了大型演出市场发展的命门。2024年广东的大型演出市场火爆,场次和票房均为全国第一。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经过走访调研座谈发现,热门的演出主办方大部分是省外的演出“大鳄”,票务销售也主要集中在几大票务公司手中,“政策包”针对壮大市场主体的“组合拳“,从根本上解决了广东演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解决了演艺新空间发展痛点
近几年,演艺新空间不断崛起,广东地区也先后涌现出声音共和、太空间、光芒enlightening等场地,刘莹透露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演艺新空间专业委员会,不到一年的时间,会员就超过了100家。但相对于上海、苏州等演艺新空间、新业态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广东省演艺新空间还有较大成长空间,协会正在协助省文旅厅和广州、深圳等地相关部门走访取经,研判难点,研究措施。“政策包”不仅明确提出了要培育演艺新空间,还详细地列出了可用场地的清单,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下一步,协会将协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和运营管理标准指引。
刘莹还指出“政策包”空前重视协会工作,在重大的政策中明确提出协会的作用和工作重点,印象中还是第一次。作为社会团体的协会,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过去定位和职责不十分清晰,工作中也有些畏手畏脚。现在,“政策包”明确可为的领域和八个着力点,让协会明确了方向,今后将加倍努力,不负所托,为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广东演艺新空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知名音乐制作人黄国庆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包”既有关注到大型演出项目,也鼓励和扶持“小而美”和“小而新”,希望能孵化出更多垂直领域的演出空间和中小型音乐节,产生出更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未来。
国际演艺交流尚有拓展空间
近两年,Kanye West海口试听会、Ed Sheeran杭州六场连演等在国内外演出市场引发不小轰动,这种“定制专属演唱会”模式打破传统巡演路径,将原本分散的多城流量集中转化,形成“音乐磁场”效应。5月20日,“水果姐”Katy Perry全新演唱会官宣亚洲场次仅有杭州、上海和东京三站,其中杭州站又是首演。本次“政策包”也有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世界首演、亚洲首演、国内首演或唯一演出地的项目予以额外奖补。对此,广州市华星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广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演出市场总量是全国第一,但距离国际演艺之都还有一点距离,毕竟大都是华语歌手的演唱会,国际顶尖的外国歌手或具有国际色彩的高端品牌节目还是很稀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活动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石广生透露,谭咏麟、邓紫棋、杨千嬅、蔡依林、蔡健雅、刘雨昕等歌手的中国内地首演都是选择在广州,其中邓紫棋、杨千嬅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广州站是全世界首演,为此还提前半个月租用场地排练;但亚洲乃至世界级歌手首演的还有待努力。资深演出行业从业者和剧场管理者彭女士表示,无论是大型演唱会还是话剧、音乐剧、舞台剧,广州以及深圳的首演和“唯一”性还有待提升,尤其“非华语类”演出,希望本次“政策包”能够提振士气,多鼓励和开发更多的国际级演出在广东地区做出声量。
采写: 南都记者 丁慧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